这个只有几千人看的小房间,是俞敏洪的自留地。谈笑风生间,老俞显示出的淡然,和东方甄选里的热火朝天形成鲜明对比。
把战场交给最出色的弟子后,老俞依然带着标志性的微笑,眯起的双眼里你能隐隐看到 " 信任 " 二字。
信任,他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破圈第一天,6 月 10 日晚上 10 点,他兴致勃勃地在带货直播间里出镜为董宇辉捧哏,却被弹幕里的观众开玩笑 " 你走你走,我们要看兵马俑老师讲英文 "。
那个晚上是历史性的一刻——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 10 万,短暂冲进抖音带货榜前三,当天 GMV 突破千万元。
当天,俞敏洪发布视频,庆祝粉丝数突破 100 万。而到了昨晚,仅仅两天时间,这个数字就升至了 300 万。
在罗永浩退出带货界后,他的老东家成了下一个破圈的直播团队。当下没了薇娅,李佳琦暂停,整个直播江湖也正需要新的力量。
俞敏洪说,这次受到大家部分肯定只是一个开端,是无意中把以往的英语教学和卖东西结合起来,获得了成功。
董宇辉则自嘲,自己下抖音本来是为了看小姐姐跳舞,现在打开全是自己的脸。
" 新东方转型 6 个月,终于被大家看到。" 他对粉丝表达了感激之情。
03
农产品转型图书教育
回到 6 个月前,俞敏洪转型的起步却堪称灾难。
2021 年 12 月底,直播间开张,俞敏洪像许多自以为自带流量的互联网企业老板那样身先士卒,在直播间里亲自坐镇。
他念起艾青的诗,来解释自己帮农产品带货的原因: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但是直播间的流量生态却显然不买老俞的账,这些所谓的博学在那一刻显得无比生涩,书卷气太重,介绍的产品却泯然大众,让人听了昏昏欲睡。
那场首秀拿下 460 万成交额,战绩平平,之后几场没了光环更是断崖式下跌。到了今年 3 月到 5 月,俞敏洪的 14 场直播带货平均每场仅有 13.2 万销售额。
到了必须求变的时候了。
老俞把新东方拉到镜子前,从头到脚打量半天,发现闪光点还是在老本行——教育。
于是,他们首先转变的就是选品思路,专门组建了一支 " 新东方直播间 " 队伍,用来推广优质的教育相关产品,图书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农产品、食品这一块,他们没有完全抛下,牛肉牛排、蜂蜜参片,主播们依然能中英语并用讲出花来,但在出圈之前,谁会花时间听你唠这些,况且价格和选品并无优势。
根据贝壳财经的报道,农产品虽然不收坑位费,但佣金比例高,对于商家而言并不赚钱。同时农产品在抖音平台的投流费用高,售后麻烦、损耗率大,这些也都决定了俞敏洪不得不向教育产品转型。
把重心转向图书后,这些前老师、现主播们,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以往讲台上的鸡汤风格和幽默段子,在推介农产品时难免违和,如今却可以无缝衔接到图书带货中,双语直播的优势更是全网难寻对手。
于是,我们看到了曾经被称为金牌高中英语导师的董宇辉,如今翻开《额尔古纳河右岸》侃侃而谈,把《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牛津阅读树》讲进每个家长心坎里,大人爱听,当然得给孩子买上一套。
董宇辉以往的英语讲课
历经种种,他们今时今日的爆火,成了这个时代对于 " 厚积薄发 " 的最好定义,此前 20 多年的积淀,转换赛道后灵活应对,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 原来的英语老师现在边教英语边带货,中国人真的太能活了。"
这句网友评论,其实讲到了许多人的心坎里,也是大家愿意重新关注新东方的另一个原因。
董宇辉曾经给高中生讲课时,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你们才多大,不要害怕!"
如今,29 岁的他和 60 岁的俞敏洪用行动告诉我们:
到了这个岁数,仍然不要害怕。
文、编辑/Cardi C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 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