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共同点是。
在韩国当过练习生。
韩式练习生偶像,开始出现了"人传人"现象。
紧接着,腾讯视频推出了《创造101》,担任发起人的是EXO的前成员黄子韬,舞蹈导师之一则是乐华的王一博。
但中国的偶像生产模式,目前来看还停留在造星的阶段,并不能造团。
《偶练》最终成就了蔡徐坤,但nine percent并没有大火。
《创造101》火了杨超越,但火箭少女也没有大热。
孟美岐和吴宣仪是之前的韩式女团宇宙少女的成员。
韩团成名是靠发专辑,是靠宣发,是靠巡演。
而内地偶像成名更多是靠【成团】的过程本身。
如果能赶上一到两部大火的剧,或许就成了所谓【顶流】。
这更像是,一场真人秀。
韩团赚钱是靠巡演,日团赚钱是靠专辑,而内地偶像成名以后靠的是上综艺、演戏。
相比过去经过反复练习、突破重重试炼的韩团偶像,本土培养的这些偶像在唱跳上的实力也要弱一些。
嗨,说的有点保守了。
弱哪只一些,而且对风险的认知也有问题。
大家顶着同样的名头,虽然都是韩式练习生模式生产出来的偶像,但生产的商品看起来并不一样。
即使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掏空粉丝们的钱包。
15
后来,SM在中国内地的所有法宝都已经失效。
自EXO后,SM再没有推出更具有统治力的商品。
SM推行的这套几乎完美的工业化系统,也逐渐在造团造星上失去了魔力。
千篇一律的花美男,极度工整的舞蹈动作,反复使用的虐粉技巧,是过去成功的原因。
也是今天失效的缘由。
审美疲劳了。
人终究是图新鲜感的动物。
秀满老师终其一生,都在致力于将自己的组合国家化,推到国际市场上。只不过,现在打入欧美市场的唯一顶流韩式组合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推出的BTS。
只有时代的SM,没有SM的时代。
在34年前的那天夜晚,秀满老师签了自己第一个偶像艺人,他并未想过这个动作会对今天的世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只不过每一个生意模式、每一个行业的头部公司都有自己的黄昏。
哪怕你创造了这个行业。
血与火,名与利,如同梦一般。
全文参考资料来源如下:
【1】.Jang, Yoon-jung (July26, 2011). "The Big 3 of Korean Pop Music and Entertainment". The Dong-A Ilbo.
【2】."The History of K-pop, Chapter 4: How Lee Soo Man's First Big Fail Resulted in Korea's Modern Pop Star System | MoonROK". moonrok.com. July 14, 2014. (K-pop 的历史,第 4 章:李秀满的第一次大失败如何导致韩国现代流行歌星系统 | MoonROK")
【3】.Keith Howard Korean pop music: riding the wave 2006– Page 95 "together in 1996 by Lee Soo Man, a graduate of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and a product of the campus-led song movement. Lee surveyed teenage girls, then advertised for dancers who most closely fitted what the girls said they wanted."
【4】."소년공화국 "이름 때문에 북한 아이돌 아니냐더라"". Daum 연예. August 4, 2016.
【5】.东西经纪研究组,东西文娱,偶像专题|韩流巨头SM养成史(上): 时运皆予我,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