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傻子要想成功,必然有一班傻子陪他发疯。
一班傻子要想成功,必然有一个可以保护,扶持,乃至褒奖这种傻劲的环境。
这环境来自 " 上游的政策 ",也包括 " 下游的观众 "。
都知道韩影有两大法宝:
一是揭露社会阴暗的现实主义。
一是激发国民情绪的民族题材。
前者我们说过太多。
后者。
Sir 今天就提一部。
《共同警备区》。
一个细节。
宋康昊饰演的朝鲜军人,正享受着一款韩国产的巧克力饼。
李秉宪问他:
或许你想要脱北吗?
宋康昊呆住。
立刻吐掉嚼烂的,还未咽下的饼。
但过了半晌。
他说:
" 我们的共和国,以后会产出朝鲜半岛最好的甜食,而在这之前,我就吃吃这样的巧克力饼吧。"
说罢。
他又将还沾着口水的饼塞回嘴里。
表面上。
这是在讽刺朝鲜人,明明物资匮乏,却还嘴硬的脆弱的自尊。
事实上。
朴赞郁谁都不站。
" 我这部片子。其实是想敲打一下韩国人那种过度的民族主义倾向的。"
试想一下。
这样 " 夹带私货 " 的情节,出在今天其他国家银幕,有多大可能留下来,而参演的电影人,又多大可能不被封杀。
04
很多人不知道。
2015 年。
宋康昊曾上过韩国 " 电影人黑名单 "。
还是 No.1。
后来?
名单内人士提起诉讼,排挤谴责政府的艺术家,如此行使公权力绝不被宪法所允许。
最终,黑名单被宪法法院,判定违宪。
包括这次疫情。
为挽救电影行业,韩国实施《电影产业损失紧急支援对策》。
通过投入 170 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9754 万元),向因为疫情延期的电影及相关人员提供支援,帮助复苏。
效果当然是有的。
半个月前,韩国电影院便 " 已基本康复 "。
当看到宋康昊拿影帝,很多媒体,自媒体的第一反应是恨铁不成钢:看看人家,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垃圾。
问题是。
我们真没有自己的 " 宋康昊 "?
他眼神百戏,梁朝伟不行?
他演小人物传神,葛优不就是?
——巧的是,葛梁二人,也分别于 1994 年,2000 年拿过戛纳影帝。
但你看。
宋康昊今年 55 岁,2019 到 2022,四年间,他主演,已上映 / 未上映的电影分别有:《寄生虫》《国之语音》《非常宣言》《一胜》《掮客》。
数量不多,但类型多样,角色多变。
比宋康昊大五岁的梁朝伟,唯一一部《尚气》;
比宋康昊大十岁的葛优,能被记住的只有《我和我的家乡》等的客串。
再进一步问。
在 Sir 看,与宋康昊水平不逞多让的好演员,王志文、李雪健、陈宝国,这些同样处于演艺黄金时期的好演员,又为何主演作品寥寥。
姜文有句话说得好:
" 就好比一个人的头发,你先给我把头发长全了,咱们再讨论弄什么发型好看,别就三根头发,还在谈梳中分还是偏分,而且经常还经过讨论,为了梳成中分,再拔掉一根头发,就剩两根头发,自己美滋滋的,以为是个繁荣好看的发型。"
同理。
我们输给韩国电影,我们的演员比不上韩国演员,究竟是输在了" 弱 ",还是败在了" 无 "?
得。
有些话就到此为止吧。
Sir 当然认为——
宋康昊牛逼。
但赞美之外,我们是不是更该清醒地意识到:
宋康昊的成功,崛起,不过也是小孔成像的,那一个 " 孔 " 罢了。
就像二十年前。
拍摄《我要复仇》时,他曾停下来接受花絮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