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左到右:杨静怡、杨德昌、张震
长达4小时的青春挽歌,最后以一把刀子作为结束。
杨德昌,成功了。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拿下十几项重量级电影大奖,年仅15岁的张震提名最佳男主角,与他一起提名的有父亲张国柱,还有张国荣。
这部电影成为杨德昌的勋章,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墓碑。
有网友这样写道:"人过中年之后再看这部电影,依然伤心得不行。"
影中人张震,同样伤心。
拍完戏后的张震,再难抽离出小四这个角色,原本爱笑的少年变得沉郁,不爱讲话,其父亲张国柱气冲冲地找到杨德昌:"都怪你,你把我儿子的笑容带走了。"
很多年以后,张震回忆那其实是不自觉的,自己小时候并不是这样的个性。
15岁的张震
杨德昌接下来的几部电影《麻将》《独立时代》等,并未引起过多关注,在直白的语言环境下,他的电影低沉晦涩,那种锐利与冷峻给观众以距离。
直到千禧年,杨德昌有部酝酿了15年的作品,就要诞生。
电影《一一》,失落中含有温暖,批判中带有悲悯。
2000年电影《一一》剧照
这部电影成为杨德昌最经典的作品,其中囊括了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的台北家庭故事,他从旁观者成为了亲历者。
《一一》在一场婚礼中开始,于一场葬礼中结束。青春的美好与热烈,成年后的矛盾与无奈,老年的看淡与顺从。
影片结尾,在外婆的葬礼上,洋洋有一段写给外婆的独白,最后他这样念着:
"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也觉得,我老了。"
2000年电影《一一》洋洋剧照
手拿镜头的杨德昌,就是镜头里的洋洋。
人到中年,杨德昌变得温和起来,他平实地写出了生之压力,甚至让人感觉到了无意义的生活与疲惫的喘息。
那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人情冷暖,是人的味道。
侯孝贤一直不敢看这部电影,他说:"这件事情让我感觉,一个时代好像过去了。"
这部电影看完,仿佛已经活完了一辈子。
2000年电影《一一》经典片段视频
《一一》得奖后,杨德昌被确诊为结肠癌,他说:"电影可以延长我们三倍的人生。"
可是生命由不得你,2007年6月29日,60岁的杨德昌去世,墓碑上没有任何头衔,只写了一句话:
爱与希望之梦不死。
杨德昌猝然离世,得知消息后的蔡琴,说:"早知道他生命这么短暂,我愿意早点跟他离婚,放他好好享受他的生命。"
曾经爱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蔡琴的哪首歌是在告别,哪首歌是在为自己作永恒的准备。
哪怕在那漫长的婚姻里,从未得到过照顾,蔡琴还是保持着最后的体面:
"作为曾经的伴侣,我们一起年轻过、奋斗过;作为一个女人,他给我的寂寞多过甜蜜;作为一个观众,我们痛失了一个锐利的记录者。"
难以开口道再见,就让一切走远,这不是件容易的事,让他淡淡地来,让他好好地去。
杨德昌与蔡琴
杨德昌死后,声名与日俱增,拥趸无数。
台湾影评家焦雄屏说:
"他的离去是对华语电影的极大的损失,我认为华语电影界再没有第二个像他这么有知性的导演,再没有第二个具有这样的美学叙事和对社会进行敏锐观察的导演。"
从《海滩的一天》到《一一》,他电影中的角色仿佛就在我们身边,那些痛苦、脆弱的时刻,是每个普通人都会经历的。
杨德昌可贵的生命经验,在缓慢而痛苦的剥落中,裸露出五十岁的真情。
贾樟柯曾评价过杨德昌、王家卫、以及李安三位导演,说他们代表了三种创作方向:杨德昌描绘生命经验,王家卫制造时尚流行,李安生产大众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