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偶像的名字或者品牌名给影厅冠名比较常见,但这一次因为在一些影院出现了 " 独行月球厅 "、" 杨戬厅 " 等以同期上映的影片命名的影厅,导致一些网友对此产生质疑。
资深发行从业者花花分析,这不会是片方和发行方的行为,因为这种冠名情况只出现在个别影院里,应该是某些影院自身的营销行为," 用片名来冠名,能有相互引流的效果,可能我看完 A 影片,在票面上看到 B 影片的名字,就会顺便再去看一下 B 影片。"
王经理也认为,这就是影院会用的营销手段,其实在 2016 年就曾被影院广泛使用。当时《美国队长 3:内战》在国内上映,万达影院就推出了红蓝阵营的营销噱头," 包括《魔兽》的时候也是用不同部落和用不同角色给影厅冠名,这是扩大影迷群的一种营销行为,我记得当时还会给各大阵营建 QQ 群,一些死忠粉会活跃一段时间,对首周末和零点场票房起到了非常大的提升作用,后来大 IP 电影或者说多流量的电影,就会有类似的冠名厅出现。"
这种以电影名称、角色名称给影厅命名的行为,基本上都是电影院自己整活和营销,相较于缺乏特色的 1 号厅、2 号厅,当把厅名改成 " 袋鼠刚子厅 "、" 小黄人兄弟厅 " 的确更有人情味,为什么要用 " 偷票房 " 这种不实的指控扼杀影院营销的创造力呢?
小黄人冠名厅
如何看待 " 偷票房 "
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 " 偷票房 ",可以发现网友们对这一现象可谓群情激愤,甚至有不少曾经的高票房影片都被怀疑是偷了别的电影的票房才获得了好成绩。
必须指出的是,偷票房的确曾经是电影圈的乱象,出现过手写电影票,把 A 票房算在 B 电影上的情况。但是随着技术手段不断完善、线上售票逐渐取代线下售票,如今 A 电影偷 B 电影票房的现象已经好转很多。
发行从业者花花表示,如今在票务系统上想实现 A 偷 B 的票房,技术上就非常难,大家也不会冒风险去做这个事。影院从业者王经理则表示,现在监管渠道特别多,每张电影票上都有二维码,观众可以扫码核验,一旦出了问题,观众很容易举报成功,影院不可能去干这样的事情,尤其是被指控偷票房的是已经卖得不错的影片,更没必要去做这样的事情。
截至发稿前,部分在映电影实时票房
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个体影城,或许还会存在一些手写电影票这样不正规的现象,但电影圈在近十年的高速发展中,一直在各个环节不断实现行业自身的完善和规范化,尤其是当线上购票的习惯被培养起来,猫眼、淘票票等平台实时公布票房数据被众人监督,偷票房的乱象基本已经得到整治。
当然,如今依然有乱象存在。影院从业者和发行人士都告诉娱理工作室,现在还是存在票房注水的情况,但也不是普遍现象。
" 如今不可能在地面上做规模化的注水,都是在线上弄,不太看得出来。比如我知道竞争对手每天能比我多多少票房,突然数据异常了,去查才知道是注水,这种可能就是线上操作满场包场,但实际只有 10 个观众。现在单体影院不会去做注水,一般是影管、院线整体去操作,影院业绩好看,电影票房也好看,这种注水会有专人详细记录,可能就不跟片方分票房了,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方式。这种也是细水长流型的票房注水,但这个现象也不多了。"
票房注水的乱象需要去解决,但这和偷票房仍然是两件事,应该分开去看待。
曾被质疑注水的影院座位出售情况图,图源网络
一批网友因为个别的手写票、冠名厅乌龙事件而纠着 " 偷票房 " 这个说法不放,短视频平台又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导致这批网友不愿意听取正常的科普,仍然认为冠名厅 = 偷票房,并且继续在平台上放大自己的情绪。
一位电影营销从业者表示,这次关于偷票房的指控左右了暑期档好几部电影的舆情,但伤害的并不仅仅是几部电影,其实是影响公众对于电影行业的信任度。
这位从业者还发现,这次事件之所以能发酵,是因为引入了 " 资本 " 这个议题,很多网友把一些高票房影片当成了资本的既得利益者,很容易选择站在所谓资本的对立面去发声呐喊。实际上,每一部影片背后一定都有资本的力量,但并不是网友理解中的那种被妖魔化的资本。此次关于偷票房的争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污名化了电影和电影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