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齐桓公这个人非常好色,他刚上任的时候就和管仲表示,寡人有三急:好酒、好色、好田猎。韩非子中也有记载,说桓公“被发而御妇人,日游于市”,意思呢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翻译,翻译后大家可能就会意识到,管仲有可能是投领导所好的意思。这个时代小姐姐们的名字中还比较拗口,叫做:女闾。
到了汉朝时又有了新变化,汉朝时中国的面积已经比较大了,打仗再也不像春秋战国时那样都在自己家门口打仗了,常常呢需要长途跋涉,去到草原打匈奴。战士们也是人,那时候也没有政委给他们忆苦思甜,讲讲为何而战。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汉武帝灵机一动,成立了最早的营妓。在《汉武外史》中有记载:一曰,古未有妓,至汉武始置营妓,以待军士之无妻室者。其实,据说勾践也在军队里设置过营妓,名字呢叫做游军士。但是真正把这个职业制度化的还是汉武帝,营妓这个职业在大陆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又以军中乐园名义让这个职业在中国继续存活了40年,一直到1992年被关闭。
汉朝因为连年征战,所以在文化这个事情上做得并不到位,小姐姐这个职业并没有被发扬光大。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朝代当属唐朝了,所以咱们可以着重讲一讲唐朝的女伎,大家注意下这里的伎和我们现在说的妓并不是同一个字,意思也不完全相同,到了今天日本还有艺伎这样的职业,艺伎实际上卖不卖身咱们也不知道,但是在明面上人家就是表演歌舞的,唐朝因为经济的高度发达,所以达官贵人甚至民间商人都对娱乐产生了需求,当时人的娱乐还不多,稍微上点档次的就是看别人唱歌跳舞,这就让唐朝对一种群体的需求激增,那就是乐户。
乐户其实汉朝时就已经有了,但是人数还是太少没有形成规模,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是崇尚实业的,当时的实业要么做官要么就是种田,因此乐户是被瞧不起的。可是需求在呀,而且要想成为专业的歌者或者舞者是需要时间培养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乐户继续培养他们的子女,所以当时朝廷就规定,乐户的孩子只能继续做乐户,也就说他们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阶级的。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一辈子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了,就是取悦他人。唐朝因为国力强大,经济发达,所以乐户的人数也就越来越多,当一个行业有了足够多的人数的时候就会开始卷。
都是乐户,但是我们也要分分高低,慢慢的乐户酒细分出了几种不同的职业,包括:宫伎、官伎、家伎、营伎、市井伎以及私伎等。宫伎当然是最牛的了,专门为皇家服务,主要是在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唐玄宗大家肯定熟,他本人就熟知音律,酷爱法曲,因为觉得官伎不够专业所以干脆在梨园,就是唐代专业训练乐工的机构里常驻,对乐工们进行培训。
《新唐书·礼乐志》里就记载:(玄宗)选座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比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戏班子都称自己梨园的原因。官伎其实也是差不多,只是服务的对象是官员,通常来说这个层次的伎并不会涉及到活塞运动。当然如果皇帝或者大官这方面的要求,我猜应该也不会被拒绝,或者不敢拒绝。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就是平民老百姓是一个衣角都碰不到的。营伎那就没有办法了,跟一帮糙汉子在一起想雅起来也是很难的。那么什么是家伎和私伎呢,我开始的第一反应是类似于保养和流莺,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儿,这里的家是家族的意思,家伎是指由家族豢养的女伎属于家族集体财产。
私伎是指私人的女伎比如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里面的五个女乐合奏应该就是家伎(也有可能是官伎)和客人厮混的妹子则大概率是家伎。其实这几种伎我们平时在看古装片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只是我估摸着大家都忽略了,主要可能还是太素了,人民群众可能还是对市井伎比较感兴趣。什么是市井伎呢,我们要知道前面我们说的无论什么伎或者女闾都不是面向普通人的,他们都是为贵族,官员,乃至军人服务的,市井伎的出现则是填补了这个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