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能面对流量带来的巨大利益不为所动,
飞哥属实是有点清醒在身上,
然而他不要利益,
却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
▼被食品界"官媒"点名,
说他是造假狂人、传授犯罪方法,
给他扣上鼓吹"低价有罪论"的帽子,
打着为正经商家说话的旗号,
甚至上升到一些阶级层面,
中心思想总结起来就是,
这玩意能流通在市面上就是合规的,
是市场经济所必须的,
你管他卖多少钱成分是什么呢?
▼还被某音客服致电提醒,
(说他的视频存在被大量用户举报的情况)
建议他调整视频内容。
在所谓的"视频优化"建议下,
辛吉飞对刚客服,
▼直言要是视频违规他可以销号,
别看平时拍视频飞哥戏挺多,
但说销号是真的没在演谁,
(仍可以搜索到他的账号是因为在9月28号前属于销号冷静期)
(但他的某手账号仍在更新哈)
辛吉飞的销号把这场"科技与狠活"的讨论推向了高潮,
他唤起了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新一轮觉醒,
却无疑也触动了食品行业背后资本的蛋糕,
他被限流甚至销号,
被很多人认为是——资本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就要解决他这个发现问题的人,
但也有人认为他的视频风格过于哗众取宠,
过于夸张的形容实则是在贩卖焦虑,
打着科普的旗号干着营销号煽动情绪的勾当,
存在即合理,
商品不同价格区间是不同消费人群选择的结果,
不是喊出了合法添加剂的学名就叫"科技与狠活",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录的食品添加剂就有4000多种,
而食品工业技术也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不应该一味地否定,
把价格和质量画等号的下场,
不还是让消费主义钻了空子吗?
但其实仔细想想,
比起宣扬低价有罪,
辛吉飞更多的是在为大家揭示这些食品背后价格和材料不对等的现状吧?
主要是在抨击商家的虚假宣传,
正如这位揭露农业领域"科技与狠活"的@耳钉大叔说的,
在化学改变世界的同时,
我们能否拥有知情权?
既然添加剂是合法合规在市场上售卖的,
那就是可食用的,这没问题,
但问题这些添加剂勾兑出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