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
冯远征已经成为院长,他仍在教学、排戏的一线。
纪录片《我在人艺学表演》里,冯远征亲力亲为,揪每个演员的动作,带他们进行大运动量的身体训练。
看似简单,但一节课下来,所有人在空调房脸上都是豆大的汗珠。
" 他们跟我练一个 20 遍的口腔练习,结束后,说脸都麻木了 "。
严格吗?
确实。
但严格却也是必要的。
他急啊。
刚从德国回来时,他就跟何冰讨论,说中国的戏剧教学,起码比德国落后 50 年。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表演老师的职业路径一般是大学毕业,读研,甚至读博,当讲师,再当教授,很多都没有演戏的经验,自己老师怎么教的,他们就怎么原样教给学生。
冯远征去看一些艺术院校的毕业大戏,一眼就能看出老师是谁。
不是眼神毒辣,而是学生演的,走位、动作,都跟自己的老师一模一样。
但在人艺,冯远征们极力避免把传承变成 " 复印 "。
真正的演技传承,不是教,而是帮助演员开悟的过程。
说白了,是要在戏剧界搞启蒙运动,素质教育。
看他制定的 " 青年演员培训计划 " ——
重点不在派系、理论。
而是一些剧本阅读活动,请专家讲公共关系、昆曲等,还组织过外出体验生活。
从拉锁儿工,到 " 冯院长 ";从优秀演员,到为人师表。
他显然越来越明白这些看似旁学杂收、不要紧的 " 打底 ",对演员的重要性。
戏,不是从机械化的模仿中来。
也不是照本宣科。
而是从积累和生活中,获得美的感受,以及对于丑的、不好的一面的审视能力和接纳。
兼容并蓄,才能有属于自身的消化力。
我们常说现在的演员缺少些什么。
实际就是这种 " 打底 "。
固化、低幼、轻浮,其实都不是罪过。
是未经积累阶段的特点。
但当集体都对它放任,或意识到却不思改变方法时。
自然是 " 有问题 " 的。
不久前,冯远征重启了停了三十多年的 " 北京人艺表演学员培训班 "。
现在又到了招生季,他在各个场合费劲吆喝。
为的,只是有人能将 " 一棵菜精神 " 传下去。
这当然要由戏剧界来做。
而 Sir 更希望的是。
这种精神能再扩大点,能传到下下代、传遍演艺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北野武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