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有多难写?
文 | 张嘉琦
编辑 | 周亚波
伴随着热度与争议,《底线》昨晚正式迎来收官日。
这是一部在各种意义上都较为 " 特殊 " 的剧集,题材上它是不折不扣的 " 主旋律 ",聚焦的是在影视作品中并不常见的法官群体;内容上它又相当广泛,涉及了性骚扰、婚姻关系、家庭教育等热门社会话题。
在与毒眸(ID:DomoreDumou)对谈时,编剧费慧君毫不避讳地提到,《底线》从最初启动时,就是一个 " 自上而下的命题作文 "。是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在审美价值和娱乐价值之外,承担着一定社会责任和 " 普法功能 " 的剧集。
这种特殊性,既决定了《底线》在创作思路和流程上的不同,也对创作者提出了不一样的挑战:需要在保证完成 " 任务 " 的基础上,遵循基本的剧作规律,让整个故事更完整、更好看。
从播出情况来看,建立在足够好看的基础上,观众并不十分反感这样的 " 命题作文 "。虽然从人物设置到具体案件,都在舆论场上引发了一些讨论,甚至争辩,但几位主创都认为,如果能够借此让某些话题拥有更广阔的讨论空间,也不是一件坏事。
了解一种职业生态
《底线》对于主创团队来说,是个挑战与兴趣并存的项目。
最大的挑战在于 " 不了解 "。费慧君用 " 茫然 " 来形容自己接到这个项目的第一反应," 好像每个人都知道法院,但法官们是怎么工作的,职能部门怎么划分,如何运转,这些我们都不太清楚。"
导演刘国彤是在剧本开始创作后加入的。在看完前五集剧本后,因为当时还不是定稿,他隐隐感觉 " 还可以再好一点 ",但再多的意见也提不出来了,因为对法院不够了解,欠缺很多专业上的知识,实在 " 不知道怎么提 "。
法院的生活最初对他们而言像一个黑洞,里面充满了未知。而最终促使他们做出决定的,则是想要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在现有的国产剧中,涉及法官职业的内容屈指可数,题材的稀缺性吸引了刘国彤。除了对法官的职业产生兴趣之外,《底线》还有着比较广阔的创作空间。编剧李晓亮提到,《底线》可以容纳很多自我的表达,每个案件都是社会的缩影,有宽广的外延。
因为不够了解,大量而翔实采风自然就成了《底线》团队绝对不可缺少的第一步。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从湖南基层的乡村法庭,到外派法庭,再到北京、上海、杭州、长沙等城市的三级法院,最后是最高人民法院,都留下了编剧团队的足迹。
和大部分人想象的不同,这次采风的目的,并不明确与剧本对应,更多地指向了一种 " 感觉 " ——比起谈论可能会用到剧中的、具体的案件或者情节,更重要的是了解一种职场生态。李晓亮提到,他们跟各地、各层级的法官聊天的主要话题都集中在个人生活上。" 在采风的过程中,我们基本上把各种各样的法官都见过了,当然不是每一个都会写进剧本里。"
每种职业都对应一些标签,比如程序员一定喜欢穿格子衫,最有名的医生都是白胡子的老头。而法官一定是严肃刻板的,受 TVB 剧的影响,他们在很多人脑海中都戴着白色的假发套。只有在深入职场,接触到真实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人之后,才会打破某些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在采风过程中,费慧君认识了 " 看法律条文像看情书一样 " 的北京西城区法官舒锐,提到感人的故事时会哭到停不下来的中年男法官孙磊,精通竖琴和拉丁舞、非常热爱生活的民事法官赵霏 …… 这些人完全颠覆了她对法官的想象,在她脑海中组成了一幅鲜活的人物图谱。
采风贯穿了剧本的整个创作过程。开始创作后,编剧团队仍然和法官保持着频繁的沟通。主要是为了听取他们对情节的看法,以及专业上的意见。
" 作为编剧,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要考虑如何达成戏剧目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求自己不能‘失真’,所以会经常性地去跟每一级法院的、不同工作的法官聊," 李晓亮说," 比如逻辑有没有问题?在真实的法院系统里,这件事有没有可能存在?如果他回答‘绝对不可能’,我们也会商量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