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剧中的案件都不是 " 个案 ",而是一类案件的缩影。"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费慧君说:" 我看到一个报道,说我们其中某个案子 80% 的细节是不对的,其实我们写的根本就不是他用来对照的那一个。"
至于对剧情的一些讨论,比如剧中 " 方远 " 和 " 李小乐 " 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以及部分案件的判决结果等等,刘国彤认为,这些都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所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而这些矛盾,恰恰是需要大家共同参与讨论的。
" 剧中的确呈现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的现象,比如男主外女主内的夫妻关系,但并不是颂扬这样的关系,也并不主张女的都应该支持男的干事业。我们只是呈现客观存在的事实,把它的前因后果讲清楚,再把评判交给观众。也希望能够通过呈现一类现象的多个角度,能让大家更理解他人的处境。" 刘国彤说。
就像 " 坏人不会按照《刑法》来犯罪 " 一样,法官也并不是在已有的法条下去判案。从职业剧的定位来看,《底线》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描绘了法官这一群体的工作生态,让这个被很多刻板印象和负面标签所缠绕的职业,的确在剧中呈现了更鲜活的切面。
同时,作为一部肩负社会责任的 " 普法剧 ",《底线》想要传递的,是法律的力量与温度。" 现在法院的大门不再是高高的台阶,所有人打官司都变得很容易," 刘国彤说," 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不可否认的是,《底线》存在一些问题,如普法的情节相对比较生硬,部分案件的铺陈太少等等。但作为一部在框架里完成的作品,它既要保证法律内容的专业度,又承担着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社会功能,同时还需要在艺术性上达到观众的需求。
当现阶段值得被讨论的各种议题,在这部剧的播出过程当中不断出现在舆论场上时,《底线》或许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