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魏妮卡
编辑 | 李春晖
北渡南归,全是轮回。北上二十年后,香港大导演回巢似成趋势。不过这一次召唤他们的,不是曾经拥有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而是通过流媒体走向世界的愿景。
最近的大新闻来自久未露面的陈可辛。原本以为他去趟釜山电影节见一帮国外电影人,只是再寻常不过的沙龙社交。但实际上,他是在为自己的新公司运筹帷幄。
陈可辛接受采访时透露了自己的计划。他成立了一个泛亚洲制作的新公司 Changin ’ Pictures,涉及韩国、泰国、日本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五个地区的剧集项目。签约了执导《灵媒》《天才枪手》等影片的新锐泰国导演,将与章子怡合作项目《酱园弄杀夫案》,与甄子丹合作项目《败北之人,隐藏大师》(暂译名)。
简而言之,陈可辛做的是流媒体内容供应商的生意。其制作的这些聚焦亚洲内容的项目,是想供应给受众更广泛、跨国家的流媒体平台。而早在陈可辛之前,王晶、杜琪峰等香港导演就低调回港拍网剧、网大了,他们正是受邀于香港的两家本土流媒体。
时光匆匆,当年被热烈讨论的香港影人 " 北上 ",至今已近二十年。2002 年,内地院线市场化改革,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大市场对电影人张开怀抱。2003 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 CEPA 协议)出台,与此同时,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合拍片的新规定。
此后,香港导演大举北上。从一度水土不服,到缔造了香港导演拍主旋律大片的类型佳话。有人迎合创新,有人仍在怀旧。但对于观众来说,记忆里的港片纵然未死,也只剩下机械复制,再难重拾荣光。
原以为,这批港导会终老内地。就和香港艺人一样,拍不动电影还能上综艺,上不了综艺还能搞直播。没想到事情又起了变化。
当年,香港影视圈落寞于资金短缺、市场狭小。现在,随着各路资本对香港流媒体的布局,前一个问题似乎迎刃而解。同时,韩国的示范效应过于耀眼,海外市场再次召唤。曾经辉煌的港剧、港片,会再次伟大吗?
香港流媒体新旧资本接力
吸引王晶、杜琪峰回去拍网剧、网大的,分别是流媒体 MyTV SUPER 和 ViuTV。前者由长期占据港剧制霸权的电视台 TVB 创办,后者是香港首富李嘉诚次子李泽楷公司电讯盈科出资创立。
ViuTV 今年还喊出了取代 TVB 的口号,大有一副强势搅动市场的鲶鱼姿态。香港本土流媒体大战一触即发。TVB 打出的王牌是找王晶来为 MyTV SUPER 拍《一舞倾城》,对外宣称是 Netflix 大热台剧《华灯初上》的港版,5 月传出佛山开机路透。
ViuTV 则主打国际化,流媒体服务覆盖亚洲和中东 16 个国家,通过成立 MakerVille 深度绑定导演。
MakerVille 投资了杜琪峰的银河映像,杜琪峰已官宣要合作系列电影。以前内地春节档电影 " 常客 " 郑保瑞(《西游记》系列),今年因为回港拍了独立电影《智齿》在金像奖大放异彩,现在也被 MakerVille 纳入麾下,合作电影《命案》。
其实,在这两家本土势力大张旗鼓竞争之前,港娱大佬萧定一就曾押注香港本土的流媒体。萧定一掌握了杨受成旗下英皇系上市公司中国创意数码(原名英皇娱乐)后,于 2016 年收购了英国有百年历史的唱片品牌 HMV,接着又斥资 4,650 万港元收购香港流媒体平台 Anyplex,改名 HMVOD 进军流媒体。
HMVOD 当时就喊出了本土文化、国际视野的口号,和 Netflix、爱奇艺都有合作剧集。但爱奇艺和 HMVOD 合作完黄真真监制的港片《热血姐妹团》后,就没了后续。2018 年末,中国创意数码宣布,专注唱片零售的附属公司 HMV 因不敌租金高企自愿清盘。
2020 年前,HMVOD 在香港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的用户增长,债务问题十分严重,曾被债券持有人申请清盘。2020 年疫情后,HMVOD 曾受益于 " 宅经济 " 回光返照。最终,HMVOD 母公司中国创意数码还是在今年被萧定一申请破产,并于国庆期间在港股停牌了。
萧定一的流媒体梦碎一地,但似乎并不影响新人入局。或许正是因为 HMVOD 在疫情期间的增长,以及韩剧《鱿鱼游戏》通过 Netflix 火遍全球的现象,让其他资本看到了香港流媒体的国际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