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地上划分当然是 " 香港制造 "。
然而类型和标签上却是难以概括的。
前面说的犯罪片,是港片的一张闪耀标签。
但你的童年记忆里,喜剧、功夫、武侠、奇幻、恐怖、爱情、文艺、三级同样争奇斗艳。
在 Sir 看来,港片身上最显著的港味恰恰就是一种 " 不设限 "。
不仅题材上纵横捭阖、上天入地。
不受限制的,还有它面向的观众。
事实上,港产片绝不会偏居港岛一隅,而是从未停歇的无脚鸟。
它的居所不是哪一片土地,而是它自己的羽翼。
事实上,港产片从诞生之初,就浇入了迁徙的血脉。
49 年之后,上海原本建立的电影产业部分转移至香港。
在香港影史上开天辟地的邵氏影业,前身就是民国时期上海的天一影业。
李翰祥、胡金铨、张彻等香港电影宗师级人物,他们的电影往往带着浓重的传统色彩与故土情怀。
去看早期的邵氏电影,会发现与我们后来理解的 " 港味 " 实在相去甚远。
名著典故、神怪武侠、梨园乐府。
甚至,讲的也是国语,而非粤语。
那时的香港电影,分明只是 49 年之前传统上海电影的翻版与移植。
而邵氏电影也不局限于香港本土。
早在 1930 年代," 邵氏兄弟公司 " 就已经在东南亚拥有 100 多家电影院,用大篷车载着电影拷贝下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地),放映销售,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电影王国。
70 年代后期,香港电影先是历经" 本土化 "。
都市生活的兴起与香港国际地位的提升,带着浓重本土色彩的粤语片复兴,最终逐渐取代国语片。
△ 1973 年标志粤语片复兴的《72 家房客》
八十年代,影响港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是" 国际化 "。
典型标志是,接受过西方电影教育的许鞍华、徐克等年轻电影人回到香港,开启了" 香港电影新浪潮 "。
传统的香港电影产业中,又注入了新鲜的技术与视野。
比如 1983 年徐克的《蜀山:新蜀山剑侠》,就是香港第一部用特效拍的武侠片。
在一直以来真打实干的动作武侠片领域,徐克引领开发出了 " 好莱坞模式 " ——
《蜀山》找来的是《星球大战》特效团队(未来的工业光魔),专门负责视觉特效。
" 人家有飞船、死光枪,空间拓展得这么大,我们又怎样看自己的特技呢?这是我拍《蜀山》最大的动机。"
八九十年代,经历野蛮生长,香港电影迎来黄金时期。
那时候的香港被称为 " 东方好莱坞 ",不只是因为影片产量,更重要的其实是工业体系的完善。
显著特征就是类型多样,兼容并包,也够支持艺术的发展。
王家卫当年拍《阿飞正传》时,预算超支,而且还是文艺片,明显是亏钱买卖。
但也正是在发达的香港电影工业体系下,才有这样大明星,大投资的文艺大制作能被拍出来,即使票房上是亏钱的。
正因为香港市场狭小,极易饱和,才让香港电影人习惯了朝远处望,向外面走。
在内地市场开放之前,台湾、东南亚、韩国都是香港文化产品的重要辐射地。
那时,香港歌星发片除了发粤语版,还要发一份国语版。
这些 " 国语歌 ",就针对的是台湾、新加坡等地。
△ 张国荣《停止转动》粤语版为《不羁的风》
港星常常去台湾拍戏,去了就是巨星待遇。
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 92 年的台剧《新白娘子传奇》,三个主要角色都来自 TVB。
港圈也常常吸纳优秀的台湾艺人,以打开更大市场。
比如王祖贤和林青霞都是在台湾成名后,来到香港发展。
特别是林青霞,在进入港圈之前,她已经是台湾当红的琼瑶女郎了。甚至在东南亚也很受欢迎,被誉为" 东南亚第一美女 "。
但进入到香港武侠片后,才让她的演艺生涯再一次脱胎换骨。
港星扎堆韩国如今看来可能稀奇,但当年他们去韩国活动是常事。
1979 年,成龙的《醉拳》和《蛇形刁手》在韩上映,登上年度观影人次前二,其中《醉拳》更是以 89 万人次打破韩国历史纪录。
这么重要的市场,香港电影人不会不重视。
1989 年,周润发、王祖贤和张国荣,成为韩国八十年文化开放后,第一批来韩拍摄广告的外国籍艺人,张国荣的代言更带动了产品销量百分之一千级别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