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的《狄仁杰》系列。
很多人吐槽设定太 " 假 " ——
喝了金龟虫泡过的水,遇光会自燃。
狄仁杰的马,可以在水底行走。
但你有没有想过,徐克为什么要拍得这么 " 假 "?
因为他有意识要和更真实的武侠区分开来。
2005 年徐克《七剑》上映,一部质感真实的纯正武侠片,原本打算拍摄 7 部,结果票房惨败,此后再也没有音讯。
不是徐克不行了,是武侠片的时代已经不复当年。
事实上,《狄仁杰》系列徐克的定位就不是武侠,而是中式奇幻(魔幻)。
他和很多香港电影导演一起,用这样的特效商业大片,填补着国产电影的工业化短板。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上映时,
看到最后的彩蛋观众们才发现徐老怪当时的野心——
23 幅《狄仁杰》系列概念图。
什么通灵神宫、青铜战士、微笑夜叉情人藤、幽灵谷、五鬼拍门、九尾狐、四大天王 ……
如果都能拍出来,说不定会像《复仇者联盟》一样,搭建起一个中式电影宇宙。
但时代的赛道变得太快。
徐克这边押着魔幻电影,另一边也不忘嗅着风向,开辟新领域。
不得不说。
陈可辛和徐克北上后的成功,与他们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感知息息相关。
同一时期,陈可辛拍出了属于内地的现实主义故事《中国合伙人》《亲爱的》。
草根青年创业,儿童拐卖案。
魔幻式微,但徐克又幸运押中了另一个宝。
《智取威虎山》,把主旋律样板戏,拍成了商业动作大片,自此,也开创了一种大热的新类型。
那几年市场最火热的时候,也有很多骂香港导演的话。
那时很多言论认为,是香港导演的商业习气,导致中国电影市场烂片频出。
但其实这样说并不公平。
八九十年代第五代导演拍 " 艺术片 " 时,用的还不是市场化的思维拍电影。
不负盈亏,当然可以放飞探索搞艺术。
但一个发展初期迅速增长的市场,注定会存在光怪陆离和竞争乱象,而市场自有其淘汰完善的规律,渐渐达到某种平衡。
就像此时期,陈可辛接受采访时说的。
你骂香港导演来内地赚钱,但香港导演不觉得这有什么错啊,拍电影本来就是赚钱的事,香港导演从来没把它看作艺术,这在观念上大家完全是相反的,问题是得在赚钱的框架里,有能把电影文艺一点,有个人的追求,但我们从小的教育是,电影不赚钱,你下一部就不用拍了,我觉得骂香港导演来内地圈钱什么的,其实香港导演在哪里拍戏都这样。
04
如陈可辛所言。
北上后的香港电影从业者,一直是行业内非常" 高性价比 "的一批人。
他们成长于曾经香港高强度的,严密的工业体系之下,熟练,技术好。
对很多人来说,拍电影,只是他们谋生的职业,要赚钱,就得敬业。
就像大家盛赞的很多香港演员,任劳任怨,演什么像什么,什么都能演。
这也是港人的特质。
所以最能代表香港精神的电影《金鸡》,偏偏是一个底层妓女的励志故事。
电影里有一幕,是阿金送走客人后,电影的背景音乐,恰好是那首《狮子山下》。
金色的光芒投射下来,笼罩了刚刚辛苦工作完的阿金。
电影用 " 鸡 " 的视角,带出的是香港腾飞成为四小龙、九七回归、金融风暴等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变迁。
阿金始终在努力找寻讨生活的机会。
这也是香港人身上,强大的应变性与适应力。
在 2009 年的《麦兜响当当》里,麦太带麦兜北上,来到武汉做生意。
动画的背景是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自然受到波及。
而 2008 年的 " 四万亿 " 把经济拉回高速增长的轨道,这一下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趋势,此起,彼伏,才有了动画中麦太北上的故事。
但是风云变化,香港人早就见怪不怪。
不多浪费时间怨天尤人,主动变通才是出路。
为了生计,她毫不犹豫地投入到陌生、广阔的天地里寻找商机。
新世纪后的迁徙,香港电影人一边在适应。
港人变通、适应的能力,绝对是一流的。
适应内地的故事,内地的规则,内地观众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