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很多普通女性被丈夫当成货品一样贩卖。
她们始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目睹此情此景的关汉卿,决定用创作替女性伸张正义,让女性可以通过努力追寻自己的幸福,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要把那些近在眼前的,真实的痛,直截了当地喊出来。」
于是,才有了《窦娥冤》《救风尘》《西厢记》这样的作品。
其中,《窦娥冤》是大悲之作,也更生动地体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艰难。
无辜的窦娥不断遭到欺压。
先是被父亲卖给别人,成为童养媳。
丈夫死后,又被胆小怕事的婆婆逼着改嫁。
还被泼皮无赖诬告,惨遭酷刑折磨。
在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真真正正为窦娥着想的,也没有人会听窦娥发出的声音。
绝望的她只能寄托鬼神。
可看似天地听见了她的冤屈,但依然没有改变凄凉的底色。
因为她的冤魂刚到父亲那儿,就受到了指责。
「到今日被你辱没祖宗世德,又连累我的清名。」
原来父亲是害怕被连累,才来主持公道的。
这便是古代女性的悲惨境遇,有一种无力回天的绝望感。
而节目组则忠于原著,更强化了这一层表达。
在白茫茫的大雪之中,只有窦娥一个人在空中起舞,发出自己的控诉。
既悲壮又凄美。
《中国》的格局,不只体现在女性意识。
还在于对儒家思想的阐释。
去年,《兹山鱼谱》上映时,有许多网友表示可惜。
因为片中出现的汉字、各种儒学经典都是我们熟悉的元素。
故事也依托于大众熟知的「贬官文化」。
但没想到,这个本应该由我们拍出来的题材被韩国抢先了。
而这部纪录片,恰恰拍出了一则贬官寓言。
海瑞和电影主角一样,受到被贬文官的熏陶。
也立志要成为国家栋梁,而不是伪善的「德之贼者」。
而不同于电影主角看到官场黑暗后出世的想法,海瑞选择入世。
他勇于抗争。
在权势极大的巡按御史巡防的时候。
其他人纷纷低头跪拜,但身为学官的海瑞却不。
「这里是教书育人的学堂,不是御史大人的衙署,怎么能下跪呢?」
他不计后果,不论代价,势要整顿趋炎附势的官场风气。
相信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足以对抗官场黑暗。
之后,海瑞的官越做越大,更深感国家的岌岌可危。
但他并没有独善其身,而是决心死谏,「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事治安」。
在把家人托付给朋友之后。
海瑞就写下了一份言辞激烈的奏疏,批判官场腐败和皇帝的昏庸无道,竟二十多年没有上过朝。
然后抱着必死的决心,抬棺上书。
奏章被皇帝看到后,海瑞不出意料地惹得皇上大怒。
尽管幸免于死,但还是被送进了监狱。
所幸,不久后,嘉庆皇帝去世,海瑞遇到了大赦,才被释放。
回归官场后,海瑞依然保持着清廉刚正的准则。
他也因此备受排挤。
每到一处后,都会导致许多不愿与他共事的官员自动辞职。
因此,他不得不辗转于各个地方,没有办法好好治理。
最终,只能选择辞官还乡。
在之后的十五年间,海瑞一直没有重新复职。
但对于建设国家的渴望却从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