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有误。
潘玉良的美术造诣深厚,她1918年考取上海美术专门学校,1921年考取入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后又考入里昂国立美术专门学校,1923年考取巴黎国立美术学院,1925年考入意大利罗马国立美术学院,可谓是一路攀登艺术高峰。
▲潘玉良在里昂中法大学入学登记时的照片。
▲1931年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图为艺术科师生合照。
▲潘玉良交游广阔,家中常常有艺术家朋友。
她和徐悲鸿是同学,和赵无极、常玉也是很好的朋友,1965年常玉人生中最后一次个展,邀请的朋友里就有潘玉良。
▲这次个展之后数月,常玉便煤气中毒身亡。
注意,墙上挂的这幅《曲腿裸女》,创作于1965年,是常玉人生最后一件裸女创作。2019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价为1.98亿港元,刷新常玉个人拍卖纪录。
和常玉相比,潘玉良的裸女图及其他艺术创作虽然没有那么令人咋舌的高价值,但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2013年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中,她的作品《青瓶红菊》以1744万港元成交:
2014年保利香港拍卖中有她的《窗边裸女》,以3453万港元拍出,创下潘玉良作品新高。
2019年嘉德推出潘玉良《海边三裸女》油画,以1740万元成交:
如果不是裸女图,那么拍卖价格就低很多,2021年北京诚轩秋拍中潘玉良这幅《山间小屋》51万成交。
其他的人物画作大都在500-1000万元之间徘徊。欣赏几幅:
▲《戴花的执扇女》。
▲《观猫的女人体》。
▲《并蹄莲》。
早期也画过很多静物:
以及相当多的自画像:
在电影中,有一段很戏剧冲突的场景,就是潘玉良要把自己的裸体画拿出去展览,遭到了丈夫的强烈拒绝。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行为是不被容忍的,"你毕竟是个女人"、"他们的吐沫会把你淹死"、"我不允许我妻子的裸体被示众!"
这也意味着潘玉良人生的悲剧,不管她的艺术成就有多么高,她曾经做过"雏妓"的历史、她喜欢画裸体这件事,以及她的女性身份,就极大地限制了她的发展,甚至一度没有可以喘息的空间。所以后来潘玉良又去了法国,一直到死去,葬在了法国,一生没有孩子,漂泊异乡。
电影中也展现着这种深深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