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自人民娱乐,作者徐小弟。
创造了经典的黄蜀芹,
逐渐被人们遗忘,
而她也清除了舞台的所有记忆空。
作者:于霞和沈艺珠(口述)
徐小弟(采访整理)
编辑:徐野
编辑:苏睿
4月21日,著名导演黄蜀芹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3岁。
作为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之一,黄蜀芹的女性身份赋予了她独特的观察视角,其代表作《人鬼情未了》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女性电影”。
她还执导了电视剧《围城》。1991年,她获得第十届全国电视飞天奖二等奖、最佳导演奖和第一届国际电视节金熊奖。
拍《围城》的时候,黄蜀芹没有谈戏,也没有限制。像“放养一池活鱼”,他让演员凭直觉表演,“乱说乱动”。就这样,72个角色,无论主角和配角,都有戏。《围城》依然是中国电视剧史上不朽的经典。
电视剧《围城》海报。
经典的黄蜀芹被创造出来,却渐渐被人们遗忘。而她也清除了舞台的所有记忆空——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商英画报》前总编辑于霞和他的妻子、前《晚报》副刊编辑沈艺珠是《黄蜀芹传》的作者。2015年的第三天,他们遇到了黄蜀芹。
“好不容易见到她,我也舍不得。”沈艺珠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但我们还是很开心。虽然她大部分时间都不怎么说话,但是每当说起熟悉的电影电视,她就会反应过来,突然冒出几句。那时候她会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懂了。”
以下是于霞和沈艺珠的故事-
《神秘的佛》
就算黄导没病,他也不爱说话。她话从来不多,经常三四个字就说完了。时间长了,人们给她起了个外号——神秘的佛。
沉默似乎是黄氏家族的“遗传基因”。
的父亲黄,是著名的戏剧大师。在中国戏剧界,它被称为“北郊黄楠”。“焦”是焦菊隐,“黄”是黄。除了指挥排练,黄平时很少说话,朋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POK”,中文意思是“沉默”。结果,父亲把这个绰号传给了女儿。
镜头前的黄蜀芹。
在这两年的采访中,黄蜀芹的“轴心”给我们的印象最深。
黄蜀芹的姐姐黄海琴是她最好的朋友,她们长得很像。她给我们讲这个大姐的时候,一直是一副严肃的印象。当时三姐妹骑三轮车上学,车费10分钱。有一次,司机看到这么多,就把价格提高到15分钱。黄蜀芹不干了,和他的姐妹们一起往回走。走到一半,司机追上来:“一毛钱一毛钱,上车!”她同意了,回到车里。其实路已经走了一半,又要花你一毛钱。她就是这样的人,很“轴”。
曾与黄蜀芹合作过《青梅竹马》的郭凯敏告诉我们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在片场,黄导经常说普通话和上海话。说普通话的时候,代表还在讨论;一旦下定决心,就会说上海话:“你可以用简单的方式做事。”——“就是这样。”
“我们以后会明白,当她说普通话时,我们仍然可以争论,”郭凯敏说。“她一说‘我们做点什么吧’,就意味着她已经下定决心了。去做就是了。”
一旦你做了决定,它将是一个“轴”到底。她认为好的就是好的,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
在《人鬼情未了》中,黄蜀芹想展示一个钟馗世界。她和身为艺术家的丈夫郑长富商量后,决定用黑丝绒衬底把整个画室弄暗,让钟馗的红袍和大脸呈现在一片空白的黑色中。
当时剧组为了省钱,买了很多黑棉绒来代替。结果用了十几盏灯,棉绒反光,深黑洞效果也达不到。制作部劝她凑合,她生气了:“不改成黑丝绒我宁愿不拍!”
拍《围城》的时候也是这样。当时,黄蜀芹在一次场景选择中出了事故,右小腿粉碎性骨折。等腿伤稍微好一点,她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模式找演员。男主角陈决心已定。黄蜀芹从他扮演的末代皇帝溥仪身上看到了与方红俭相似的气质。但陈却优柔寡断,怕他不能很好地执行。结果,黄蜀芹亲自上门,看着这位“受伤”的主任反复劝说他。陈终于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