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转移民众的不满,他从1982年开始推行3S政策——运动(Sports)、银幕(Screen)、性(Sex)。
对电影情色内容的检查,也削弱了力度。
1984年《一发不可收拾的情欲》
看似自由发展,实则真正有深度、反映现实的电影都被扼制。
导演李元世就是代表之一。
1981年,反映社会问题的《矮人射出的小球》在上映前遭到删减。
1985年,反美意识过强的《女王蜂》,再次遭到大量删改。
1985年《女王蜂》
删减后上映,还算是好的。
还有更多的本土电影根本无法走进电影院。
那时的韩国影迷想看一部优秀的本土电影,基本没有。
只能靠中国香港电影和欧洲艺术电影,满足文化需求。
但,正是在如此糟糕的时刻,新一代年轻电影人开始采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游击战」形式,开启了韩国电影的新浪潮。
一个独立电影团体诞生了,他们化名「长山串鹰」。
使用低成本的16mm胶卷或录像带,搭配手持摄像机,灵活地捕捉人们的真实生活。
1989年,长山串鹰制作了反映光州事件的《哦!梦之国》。
其中的两位导演,很快被捕。
长山串鹰也登上了政府黑名单。
但他们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在第二年又拍出了《罢工前夜》,呈现了当时的韩国工人运动。
他们亲身走进罢工中的工厂,实景拍摄。
甚至直接邀请当地的工人,出演影片。
由于技术原因,《罢工前夜》无法在影院上映。
只能在各个大学和工厂,进行流动放映。
即便如此,也遭到了军政府的极力阻挠。
甚至,一度调来军用直升机,在校园上空盘旋搜查,逮捕放映人与观众。
但,仍有不计其数的人前往观看。
据不完全统计,《罢工前夜》的观看人次,超过30万。
这也逐渐演变为一场现象级的韩国电影运动。
《罢工前夜》简易的流动放映模式
几乎同一时期,不少新锐电影人也开始了自己的独立创作。
其中,以朴光洙、张善宇、郑智泳等导演为代表,接连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他们走上街头,将镜头对准最普通的工人阶层、边缘群体。
这些导演,大家可能并不熟悉。
没关系。
只需知道,这些导演在韩国电影界的地位相当之高,对后辈的影响也非常之大。
比如,朴光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李沧东导演的电影引路人。
朴光洙剧组
他们所兴起的这场新电影运动,持续时间并不长(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但在韩国电影史上,却是最重要的转折点。
朴光洙导演的《美丽青年全泰壹》
时间来到1993年。
刚好是距今将近30年前。
这一年,韩国本土电影的市场份额跌至历史最低的15%。
外国电影的年进口量,则从八年前的27部,激增到了347部。
《侏罗纪公园》等好莱坞大片,来势汹汹。
先进的特效、高昂的成本、成熟的工业化,无不吸引着观众注意。
彼时的韩国本土创作者,被逼上了绝路。
可以说,1993年,韩国电影到了至暗时刻。
如今,大部分人都知道韩国电影人抗议银幕配额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