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北汽认为在新能源产品方面要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北汽集团在北京大兴建设的集零部件生产、整车车间、研发试验、物流为一体的产业园区,这是国内第一家只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基地。
2014年,转变为股份制公司的北汽新能源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挂牌的股份制新能源汽车公司。在产品和技术方面,北汽重视自主创新研发、提高产品品质、突出特色。2017年,北汽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销售方面,销量达到103199辆,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成为首家销量超过十万辆的车企,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排名第二位,仅次于特斯拉。
2019年,北汽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方面仍然保持着全球漂亮第二的市场地位。北汽新能源EU系列年销量为111047辆,是全球新能源车型中年销量达到10万辆以上的两款车型之一。北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取得的辉煌成果,离不开北汽集团注重产品品质、不断研发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
北汽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是目前我国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示范运营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车企。但随着国家出台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力支持,不少汽车企业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实力强大的汽车企业。北汽集团作为较早进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企业,必须加强研发、不断提高产品品质、突出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者的地位。
北汽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步较早,目前,已经做到技术相对成熟、车型相对全面、服务相对完善,处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跑者位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北汽新能源汽车发展。
产品销售结构不合理,中高端市场占有率不足。北汽新能源汽车产品线较为全面,基本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全覆盖。近年来,北汽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观,但通过对数据的观察不难发现,对销量贡献较大的是EC系列和EU系列,北汽推出的这两个系列车型,主打性价比和使用性,能够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这两个系列车型的畅销,让北汽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方面击败了不少竞争对手,也让北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得到提升。
但这两个系列的车型属于价格较低的国民车型,北汽推出的高端车型销量不够理想,北汽在中高端市场的市场份额不够高,不利于北汽打开中高端汽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型单一。近年来,北汽集团主要在纯电动汽车方面发展迅速,其新能源汽车产品虽然拥有乘用车、客运汽车、货运汽车等多种车型,但从动力来源看,其汽车产品都属于纯电动类型,在插电混动车市场无产品投放。
目前,北汽在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其竞争对手中,比亚迪与上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均保持着纯电动与插电混动同步发展的技术路线,因地理位置优势,南方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基本被比亚迪与上汽覆盖,且两大车企已有进军北方之势。北汽如果只发展纯电动汽车,将不利于提高竞争力,进军南方新能源汽车市场。品牌影响力还需提高。
北汽集团是较早进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车企,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作为坐落在北京地区的车企,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份额较高,消费认可度较高。
北汽集团要实现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份额方面全国第一的目标,就不能局限于周围地区的市场,应该不断扩大市场。但目前,北汽进军南方市场并不顺利,其主要竞争对手上汽、比亚迪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
因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已经占据了南方大部分市场,且有进军北方市场的趋势,实力不容小觑,这些实力强劲的车企几乎都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其产品品质与北汽相比差距不大,因此,品牌影响力对消费者选择够买新能源汽车产生的影响不容忽略,北汽必须提高品牌影响力,牢牢守住已有的市场,并不断扩大市场,从而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北汽集团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领跑者位置,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车型丰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北汽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插电混动汽车领域无产品投放;产品在中高端市场占有率不够高。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油价居高不下、能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机遇,但也让越来越多的车企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让北汽竞争压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