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犹记得初任法官助理时遇到的一件不起眼的盗窃案——指控的被盗物品价值看起来确凿无疑,但我在审阅证据时却发现只有被害人曾提及物品价值,其他证据均无法予以印证。经过细致沟通后,公诉机关变更了相应指控。我认为,把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当成大案,对每一份证据都严格审查,还原法律事实,追求公平正义,是每一位刑事审判工作者应有的担当。
刑事审判是严肃的,但也是有温度的。还记得曾遇到过一起非法侵入住宅案,被告人因为婚姻遭插足,一气之下冲入他人家中砸坏了不少财物,被害人也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带教法官注意到案件的特殊性,与被告人及被害人都进行了大量的沟通,最终判决被告人犯非法侵入住宅罪,免于刑事处罚。判决后,法官告诉我,行为人触犯了法律应当承担责任,但本案事出有因,被害人的行为也的确损害了公序良俗。法律是公正的,但不是无情的,一份好的刑事判决在打击犯罪的同时,还应当实现天理、国法和人情的平衡。
刑事审判的魅力就蕴藏于这桩桩件件的案子里,每一次审判都闪烁着法律人智慧的火花。我热爱这一份事业,也乐于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挥洒汗水,踏实勤勉地完成工作;同时也笔耕不辍,多思多写,在工作和调研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次获得个人嘉奖及业务能手称号,撰写的多篇论文、案例在《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报》等刊物发表,参与的课题也荣获学术讨论会优秀奖等奖项。
作为一名刑事审判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实现公平正义的使命。使命在肩,梦想在心,追求公平正义的脚步永不停歇!
以我为盾,守护天平
2010年,我成为上海法警的“黄埔一期”的一员,从此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法律人生路。
华政毕业后,考完法考的我,看到上海法院首批法警学员招考公告后,心中便燃起了熊熊的“警察梦”,于是便下定决心去考了警校,经过警校的摔打锤炼,我从一名普通毕业生蜕变成一名守护公平正义的司法警察。从2012年警校毕业至今,我在长宁法院工作已有十年,目前担任司法警察大队副队长的职务。多年的法警经历让我切身感受到,法院中的每一个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法警更是这样,只有法警工作做得出色,全院工作才能安全有序开展。
起初在庭审保障岗位上,面对每天重复的工作,是不断坚持还是职业倦怠?面对这个问题,我没有任何迷茫,始终保持初心,认真对待每一次任务,严密控制每一个被告人,确保每一次庭审的安全。七年的庭审保障,我学会的是不断坚持的毅力,是认真做事的态度,是始终如一的信念。
2019年,我在岗位调整中开始分管安保中队。面对全新的岗位和挑战,我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工作中始终冲在一线。记得在一起系列案件的庭审保障中,面对门口乌泱泱的人群,我带领队员们高度戒备,大家临危不惧、密切配合,最终成功化解了矛盾冲突。经过将近一年的持久战,我和队员们圆满完成了该案几十名被告人的庭审保障工作,为法院筑起牢固的钢铁防线。
从执行任务到管理队伍,我的角色在转变,思考也更有深度,我深刻感受到法警工作要讲责任心、警惕性、观察力,从被告人的一个眼神就能制止一次自伤自残事件,从X光机的一个小小的黑色图形就能查缴一件管制物品,从一次次的自我查缺补漏就能为法院增加多一层的安全防线。
十年法警生涯,当我看到同事纵身跳向手持双刀的当事人勇夺菜刀时,当我从不服管教的被告人身上搜出违禁物品惊出一身冷汗时,当我送突发疾病的被告人就医寸步不离直到深夜时,当我看到身边每一位同事每天在自己岗位上不厌其烦地认真做着重复的工作时,我意识到,做好法警工作必不可少的是恒心、毅力和勇气,是保障法院各项审执工作安全有序的决心。
青年应发奋图强,应干事有为,应不负韶华,法院青年当为守护公平而努力前行。多年的积累为我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对挑战我从容、自信,我将始终保持从警时的初心,在前行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作为一名法官助理,我对成长为十佳青年的理解就是从青年助理成为法官这一光荣群体的一员而不断拼搏的历程。
青年助理的成长离不开在案件办理中“每天多一点”的成长和历练。我所在的综合审判团队是共产党员示范岗,发挥着“商事+互联网”纠纷双向调节的关键作用,审理案件种类多、收案持续高位运行是其鲜明特点。担任法官助理期间,我先后辅助办案711件,业绩位列庭室助理前列,并积极参与办理了多起重大案件,业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