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助理的成长离不开在角色转变中“每天多一点”的思考和积淀。过去六年,我经历了从政工宣传到文稿调研再到审判业务的角色转变。正是这种转变,让我对手头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针对网购打假现象多发的情况,我起草的《网购打假案件审判白皮书》在互联网审判两周年仪式上发布,并被中国法院网、腾讯网等平台转载;撰写的论文《电商平台新型民事责任司法研究》《电商平台民事责任的司法实践和探索》,为电商平台规范经营提供了思路。
青年助理的成长离不开在日常工作中“每天多一点”的创新和进取。作为长宁区八张改革特色牌之一的互联网审判庭的首批法官助理,我深知互联网审判创新的重要意义。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我积极参与在线庭审2.0版本的研发,为本院发挥在线审判先发优势贡献力量。2021年,我积极参与互联网电子诉讼平台的搭建,参与制定《电子诉讼规则》,有效梳理了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等诉讼流程。前不久,参与的课题《个人信息保护背景下网购平台对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中标上海高院报批课题,更是让我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
过去五年,从青葱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我始终坚守初心、尽职尽责,围绕审判执行各项工作做好服务保障,获得2次考核优秀、1次嘉奖、1次长宁区优秀共青团员及1次长宁法院优秀党员的荣誉。
从信息技术岗位出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我,自然而然被分配到信息科工作。当时,“智慧法院”建设如火如荼,更换电脑系统是我的主要任务。载入新系统、分配IP、系统测试、连接打印机……忙得不亦乐乎。此外,我还负责ppt保障、检索系统开发、故障维修等,在简单的日常业务中尽全力把专业知识转化成工作能力。
在新的赛道上加速前行。一年后,我担任机要秘书,千头万绪的工作令我措手不及,于是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虚心向前辈学习,专心致志投身工作中。在新岗位上,我主要负责会前准备和会议记录、大调研安排、代表委员联络、重点工作督查督办,更有上传下达、多方协调、会务接待等工作,每一项任务都打磨着耐心、细心、专心和恒心。
疫情期间的全程值守。两个多月的在岗值守,让我在工作上成长不少,也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做好协调联络,及时传达市高院、区委区府有关疫情防控的要求,协助做好本院有关要求的制定与落实;做好上传下达,及时传达要求,把院党组的部署落到实处;做好会议保障,在封控期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保障院内各项线上线下会议得以顺利召开。
五年时光,变化的是年龄和经历,不变的是初心与责任。我从一名工作“小白”逐渐向司法行政全能手转变,有关工作的每一件事我都会做并且也愿意去做,沉稳、周到、高效、靠谱是同事对院办的评价,同时也是院办的标签。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将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用心用情奉献自己的能量。
2012年,怀揣着对法律的追求和信仰,我加入到了长法执行局这个大家庭。初时的兴奋随着工作的逐步开展转变成自我怀疑:执行好难,我一个小姑娘能胜任吗?“小房,不要焦虑,执行不完全是硬刚,你要学会以柔克刚,用脑用心去执行。”前辈的话语还时常在我耳畔回响,在大家的鼓励和指导下,我迅速成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前进方向。
铁腕破坚冰。2017年至今,我共收案1688件,结案1671件,结案率98.99%,办案质效在全局名列前茅。在一起强制腾退案中,我先后到执行现场十余次,了解商户的困难,并给予三个月的宽限期,劝说其主动搬离。经过前期工作,已经有几户主动搬离,只剩最后一家浴室迟迟不肯搬离。强制腾退当天,浴室老板竟同几名彪形大汉将我和法警团团围住!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许是不服输的那股劲儿,也许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我果断出“硬招”,当场对阻碍执行的案外人采取拘留措施,最终化险为夷,浴室当天就腾退完毕,案件也顺利执结。自那以后,“女汉子”成为局里同事们对我的称呼,铁面无私、雷厉风行也成了我的代名词。我想,执行一定要有力度,才能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公正。而我,志愿做法律忠实的捍卫者和守护者。
柔情解千结。这十年间,在上千个执行案件的办理中,我不断磨砺,不断成熟,明白了执行不仅需要有力度,也要有顾及情理的温度。今年三月疫情期间,我收到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被执行人是一家旅行社,这个时候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无疑是雪上加霜;通过对旅行社的深入调查,我发现其系本区诚实守信单位,通盘考虑后,我审慎适用信用惩戒措施,助力企业申请专项纾困资金,同时积极沟通协调双方当事人,促成和解;今年七月,该案顺利执结。在申请人的声声感谢中,我认识到案结事了不仅需要因案施策的能力,更考验对多重利益的全面把握,柔性执法,精准适用执行措施,同样可以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实现双赢。这时候,我理解了执行局里没有性别优劣势,执行也不是硬碰硬,只要有不畏邪恶的浩然正气、有真挚朴素的为民情怀、有舍身求法的创新精神,一样能够干好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