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百纳千成将广东蓝火旗下的喀什蓝火和北京蓝火以410万元卖掉,将印纪传媒、乐视体育等合作方诉诸法庭等。
反映在财报上,百纳千成计提了约15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包括9.7亿元坏账、0.43亿元存货跌价、4.42亿元商誉减值等。这一割肉行为,导致百纳千成2018年巨亏34亿元,净利润跌幅超3152%。
何剑锋对百纳千成的另一改造体现在业务上。
此前,百纳千成的业务由影视、综艺、体育、营销构成,2020年后逐渐变成影视、营销、动漫业务,显然公司依然在赶行业顺风车,动漫是在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再掀热潮的。
为快速上岸,百纳千成在成立专门的电影公司东方美之影业的同时,收购了北京精彩,光云动漫(于2021年10月终止)。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精彩掌舵人为“华语电影百亿制片人和发行人”张苗,曾供职于北京文化,参与运作了《战狼2》《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电影。
即便如此,百纳千成在电影跟动漫业务上的布局稍显拘谨,在真人电影诸如《你好,李焕英》《狙击手》中并非主投,主出品的《雄狮少年》则因辱华争议遭抵制。
不过这并不能打击其野心,公司想打造“中华少年系列”,形成《雄狮少年》《铸剑少年》《逐日少年》三部曲,对标光线传媒打造的“封神宇宙”系列。目前《雄狮少年2》处前期开发阶段,另两部则在前期筹备中。
然而系列电影的生产并不容易,背后需要一个足够宏大跟深刻的价值观承载一连串故事。身为业内人士的田宇宁深知其中难处,虽然第一部“争气”就不愁“自来水”,还可以省下宣发费用,但如果剧情做不到好看有张力,缺乏传承意义,就容易被“反噬”。另外,动漫电影还很考验财力。
事实也的确如此,虽然百纳千成从2020年开始加大了对电影业务(包括动漫)的投入,但收效甚微。百纳千成电影业务收入占比在2021年不足10%,毛利率为-24.9%。2022年上半年,北京精彩净亏损超1000万元。
即便何剑锋铆足了马力,也并未太大改变百纳千成的业绩。这些年,公司表现好的时候,净利润也不过1.15亿元,2022年上半年跌至-0.13亿元。
从最近的财报来看,直播电商似乎成了百纳千成的新出路。公司负责该业务的是旗下的湖南百纳坚尼,主播主要是艺人曹颖。这位出演过《乌龙闯情关》,做过央视主持人,为80后熟悉的艺人,在淡出观众视野后,以另一种形式成了百纳千成的“扛把子”。
数据显示,曹颖抖音粉丝数超2000万,百纳千成称其单场GMV(商品成交总额)超5000万元,2022年以来累计GMV超5亿元。而根据蝉妈妈数据,近30天内曹颖场均销售额为250万-500万之间。卖货之外,曹颖还创建了自己的化妆品牌“M3”。
湖南百纳坚尼100%控股的海南百纳坚尼,2022年上半年营收4471万元,净利润835万元,在百纳千成主要子公司中净利润最高。直播电商所属的营销业务2022年上半年营收占比达到了约44%。
影视公司做MCN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除百纳千成外,华谊兄弟、芒果超媒、泰洋川禾(字节跳动)、华策影视、慈文传媒等影视公司也加入其中,毕竟宇宙的尽头是直播带货。
另外,在互联网行业分析师葛甲看来,很多影视公司把自己发展MCN业务想得太好,觉得自己有艺人,有流量,带货轻而易举,但实际上,“影视公司做MCN并不一定就有优势”。
要知道,艺人跟带货主播之间“有壁”,“演员带货会给人留下档次低的印象,再回去演戏容易让人出戏”。所以愿意一心一意做直播的,一般是即将过气或已经过气的艺人。
“这也很正常。”做过制片人、艺人经纪人的万方知道的或带过的艺人基本上都是“狡兔三窟”,“在上升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想退路了,直播带货便是其中一种”。演员郝蕾更直接,直言直播带货可以让不想演戏的明星有地方赚钱。
可问题是,这种艺人只能靠明星光环引来第一波流量,要想持久还得靠供应链,回归到品质跟价格身上。
然而,要想搭建供应链并不容易。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15年国内MCN机构有160家,2020年爆发式增长,同增93%至2.8万家,2021年增速略下滑至3.4万家。但在葛甲看来“很多机构是滥竽充数的,有供应链能力的可能也就几百家”。
这片市场里,除了影视公司之外,还有谦寻文化(薇娅)、无忧传媒(刘畊宏)这样比较专业的公司,东方甄选(新东方)这样的半路出家者,“小杨哥”这样的“草根”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