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性格并非单一的心理层面问题,还受到人体大脑神经系统的影响。
身体数据不会骗人,结果让迈克尔吃惊,也让他找到了导致自己二十多年来慢性失眠的罪魁祸首,就是来自悲观性格带来的“高度焦虑觉醒”,让他无时无刻大脑不处于紧张状态。
迈克尔同样非常想弄明白性格更深层次的问题:一个人的乐观或者悲观倾向,平静或者焦虑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回溯童年,他并非生来就是悲观主义者。相反,小时候的他乐观开朗,跟如今判若两人。那么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
带着困惑,迈克尔来到了位于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该医院深入观察一个特殊的群体——数百对同卵双胞胎,致力于探索遗传与环境对性格的影响。
同卵双胞胎拥有同样的DNA,他们外表相同、养育环境相同,从小经常衣着统一,对同一个笑话捧腹。如图中这对中年双胞胎,二十岁以前,她们一直成长于同一个环境,上相同的学校,交往相同的朋友,性格同样乐观阳光。可是20年后,一个依旧乐观,一个却患上了抑郁症。
蒂姆教授对比寻找她们DNA的差异,然后惊奇地发现——即便同卵双胞胎拥有同样的DNA,但人的一生中,基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证明了遗传和环境之间微妙的相互作用:
随着年龄的变化,环境、生活方式、人生经历的不同,基因的活性被改变,一些被激活一些被关闭,例如面对死亡和分离都容易导致抑郁,影响基因的表达。
• None 遗传因素决定了性格的40%到50%;
这个发现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被誉为现代医学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之一。
因为如果基因能够被改变,那么是否就预示着,基因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去开启或关闭。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就有可能对性格的形成掌握一定的控制权。
既然知道性格受后天环境的影响,那么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其产生什么影响呢?
在迈克尔·米尼教授(Michael Meaney)的实验室,迈克尔找到了自己后天性格改变的原因。
十几年来一直致力解开基因和人格谜题的迈克尔·米尼教授,在魁北克拥有一个“大脑储存库”。他进行的一项“大鼠妈妈”的实验,帮助我们找出了大脑中控制焦虑的精确区域。
他发现,母鼠对幼鼠的照料,是通过舔舐,相当于我们对婴儿的爱抚,亲子间的身体接触会带来情绪上的刺激。
而实验结果表明,有些母鼠舔幼鼠的频率会是其它母鼠的两到三倍,这些幼鼠受到母亲舔舐的次数越多,会影响其在日后应对压力和焦虑时体内保护基因的活性,这是一种明显的表观遗传效应。
与双胞胎身上发生的情况相似,更多的母鼠关爱,会激发幼鼠体内保护基因的活性,促生更多受体,引起的基因改变。这些幼鼠长大后,攻击性更少,自控力更强,有旺盛的好奇心,更愿意冒险,更喜欢社交,也更健康和长寿。
同时,实验还发现,受母鼠舔舐较少的幼鼠成年后,对下一代舔舐也会相对较少,与自己的母亲表现相似,所以基本可以确定这些差异能代代相传下去。
那么,这个规律对人类来说也是一样的吗?
和小鼠对妈妈理毛行为相对应的,是人类宝宝对妈妈的依恋(attachment)。
米尼教授在研究不同性格的人体大脑时,发现了与大鼠类似的变化,回访这些人的童年记录,也可以追溯分辨出,他们童年是否接受了良好的母体关爱。
高质量的养育,尤其是来自母亲的爱,能够使孩子在受到压力而遭遇的伤害内心得到强大的缓冲,形成健康的压力对应机制,性格也更积极坚韧。
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童年成长时期,获得亲密接触越高的人,更容易获得安全感,内心更平和,更容易塑造乐观向上的性格。
从小开朗外向的爸爸外出工作,基本缺席了他的童年,而与保守古板的妈妈共同生活的岁月里,他很少得到来自母体爱的亲密接触。
遗传基因的组合,童年里爱的缺失,人生中的种种经历,造就了今时今日的他。
可见,基因可以改变,而人的性格形成受家庭和亲子关系的影响巨大。压力重重甚至有创伤的童年,都可能会让原本闪烁的金子变成黯淡的铅块。
《性格的真相》推翻了我们对性格固有的呆板印象,让我们看到改造性格宫殿的可能性。性格并非与生俱来,也非无法改变的。
每位父母都拥有一双改变基因的魔术手。当新生命哇哇落地时,像栽培小树苗般,给予他足够的爱和温暖,带给他阳光雨露,帮助他笔直向上,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