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解数学题有不同的方法一样,解决意识难题也有不同方法。但是,丹尼特认为“第一人称视角”解决不了意识难题。对比一下笛卡尔的理论就能看出,“第一人称视角”认为来自感觉经验的信息不准确,所以将其全部悬置,而内省、反思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无法建立对意识的认知。没有人能通过内省、反思悟到自己的脑细胞处理信息的方式,研究大脑需要神经学的仪器。可见,用“第一人称视角”方法研究意识难题,在起步阶段就会被卡住。历史上很多用“第一人称视角”研究意识难题的学者,最终都将意识诉诸神秘主义,认为意识是无解的难题。
“第三人称视角”方法,没有被这一步卡住,而且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方法对意识的认知可以迭代升级。“第三人称视角”方法有一个非常犀利的武器——进化论。
6.丹尼特的解释
丹尼特在《意识的解释》一书的最后一部分开始对历史上的哲学家发动攻击。丹尼特使用的武器就是进化论,或者说模因论。
哲学理论基于语言逻辑构建。其最小单位是概念。语言逻辑通常会认为概念是统一体。语言逻辑的这种特性导致了古典哲学的最大错误。哲学最大的错误就在于将很多现实中的集合体表征成了统一体。
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生命”。从古希腊到近现代的生命哲学都把“生命”视为一个统一体。但是从生物学以及进化论的角度看,生命是集合体。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一个生物体内部的各个部分存在利益冲突。细胞中的DNA分子与细胞整体有利益冲突,对于人类以及其他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与生物整体也存在利益冲突。癌症就是这种冲突存在的证明。多细胞生物为了保证生物整体的利益会让一些细胞程序性死亡,只通过生殖细胞来繁殖后代,但是有些细胞不想程序性死亡,还想像单细胞生物一样无限复制增殖,就导致了癌症的产生。
当然大家也不用太悲观,虽然生命内部的各个部分存在利益冲突,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它们还是互利共生关系。
我之所以这里要解释生命是集合体,其实是要引出下面的观点,就是意识其实是一种模因,而且意识也是集合体。
模因也可以称为文化基因,和基因一样是一种会复制的信息。基因以DNA或RNA分子为载体复制。而模因则以人脑、语言、文字、数学、互联网等为载体传播。
在丹尼尔丹尼特看来,意识是不同模因的集合体。丹尼特举了弓形虫的例子来说明他的理论。弓形虫是一种寄生在老鼠体内的寄生虫,但是需要在猫体内产卵,繁殖后代。因此,弓形虫就进化出一种能力,破坏老鼠的神经系统,让老鼠变得中二。被弓形虫寄生的老鼠见了猫之后会冲上去给猫吃。这样弓形虫就可以借机寄生到猫的体内,完成产卵繁殖。弓形虫也会寄生到人身上,尤其是猫奴是弓形虫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了弓形虫的人类也会很中二,会喜欢一些极限运动。
弓形虫和老鼠存在利益冲突。就是弓形虫的繁殖要通过老鼠的牺牲完成。但是,弓形虫和老鼠也有共同利益,被弓形虫感染的老鼠寿命要比普通老鼠长,也就是说,如果这只老鼠侥幸没有被猫吃掉,反而能更加长寿。这是一种利益补偿机制。由于被弓形虫感染的老鼠不会躲避天敌,所以在自然竞争中相比没有被感染的老鼠有劣势,如果被感染的老鼠被自然选择淘汰,那么弓形虫也会被淘汰。所以弓形虫就演化出一种补偿机制,让被感染的老鼠长寿,这样这些老鼠在另一个维度上相比普通老鼠就有了竞争优势,可以和正常老鼠强行五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