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号傍晚出通报之前,我无数次在脑海中回忆当晚的事件,如果那时候,我站出来摇旗呐喊,让周围所有的男生一起上去帮助,先拦住他们呢?这是唯一一个50%以上可能性制止住他们的做法。但是后来当我得知有9个人落网,联想起这伙人熟练地给彼此递酒瓶、递凳子,我觉得他们是有打架经验的。
虽然我是个29岁的壮年男人,但面对这样的团伙,即使能叫上现场的年轻人,大家都没有格斗经验,也一定打不过。事后,我也有看到许多网友指责的话语,为什么不去帮助?为什么不去制止?
我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大家期待那时候应该有人行义举,挺身而出制止暴行。但在那个晚上,大家期待看到的“对”的事情没有发生,于是就愤怒了。很正常,我不生气,但我也知道,有些人在现场会上去,但大多数人在现场可能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几天,我也在不停反思、在脑子里重复演练当晚的情形。我想知道,我当时还能怎么做,这些不同的处置方法,有没有可能推导出更好的结果。
在我和许多普通人的常识里,力量弱势的一方,面对暴力威胁时,选择不去激怒是更好的选项。但我们现在也知道了,当晚几个女生是先受到了性骚扰,绿衣男子一言不合直接猛地扇了白衣女孩一个巴掌,并且试图再次靠近、伤害她。当时她们感到生命安全被威胁了,做出那样的反应,我同样非常理解。
到现在,我仍然觉得这是一道无解的题。从现实层面考虑,如果遇到的坏人更强壮,选择不去硬碰硬,而是折中的方式保护自己或许更妥帖。可如果是一个充满阳光的社会,大部分人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因为在一个对恶势力人人喊打的社会里,“折中”本身也是一种错误,它违背着公共意识道德,意味着我们在向“恶”妥协。
- END -
口述 | 海森
撰文 | 宋春光
编辑 | 温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