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车企、4S店,地方政府也加入补贴大战,消失多年的“地补”又重出江湖。比如,江西省拿出4600万元的补贴资金,用摇号抽奖的方式来补贴买车的人;长春市拿出5000万元资金,发放汽车消费补贴;青岛市也对买车的消费者给与一次性资金补贴。
按照过去的经验,在这种补贴力度下,拉动汽车消费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按照政策的效果会增量200万台。5月中旬时他预计2022年乘联会零售销量是1900万台,同比下降5%,但现在通过购置税优惠等诸多新政策的实施,有望推动全年国内零售达到2100万台,同比去年增长4%。
600亿的购置税红包,有多少落到了4S店的腰包?
天上掉下来个大蛋糕,有资格参与分蛋糕的人都是受益者,尤其是6月1日之后买车的人。但在具体切分过程中,购车者突然发现,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
赵歌是4月下旬定的车,宝马3系,原计划6月提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出来后,他找4S店销售沟通,问能不能享受优惠。对方给他的答复是:不能。
理由是,店里所有的车价格都涨了,之前给他的价格已经是最优惠的了。如果他想要购置税减半,可以,但要按上涨后的价格重新签合同。
“购置税政策出来后,现在各家店就把价格政策回收了,没有之前那么优惠,其实说白了都是一样的。”这位销售对他说。价格回收是业内术语,指的是4S店减少优惠力度,车辆价格上涨。
一位宝马4S店的销售人员透露,购置税减半政策发布前后,真实成交价波动最大的就是3系全系,购置税之前25000元-29000元之间,减半以后,可以省12500元-14500元,所以价格根据配置上抬了5000元-7000元不等。
赵歌既惊讶又气愤。“这个税收减免是国家补给消费者的,变相被4S店拿走了,变成了他们的净利润。”他对深途说。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很多6月1日之前订了车,以及一些正在询价但还未下单的消费者,都从4S店那里得到了一样的反馈:涨价了。
刘炙在5月27日订了一台日产2022款经典轩逸,还没出单提车。6月1日购置税减半政策出台,她去询问4S店销售,对方居然告诉她,之前的价格已经包含了购置税减半优惠了。而她在订车时,这个政策根本没有出台。
4S店的逻辑很简单,之前店里给你优惠了,现在国家又给补贴,那我们就不给优惠了,反正你已经占了便宜。
“政策一出台,对策马上来,经销商立马坐地起价,把减免购置税收入囊中。这究竟是谁的福利?”她对深途说。
一位北方某县级市的行业人士告诉深途,经销商吃补贴的情况在历史上很常见。“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这种大型补贴活动,经销商一定会从中分一杯羹。”
汽车行业过去多年一直是传统经销模式,现在也仍然占据主流。在这种模式下,汽车厂商进行品牌授权,将车辆批售给经销商,经销商再把车卖给终端消费者。夹在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4S店,一方面卖车,另一方面也负责售后、维修、保养等工作。
4S店人员不愿意卖裸车,而是各种销售保险、上牌之类打包一块卖。所以很多小白在买车时,往往会打包谈一个落地价,让4S店包办。这个落地价囊括了各种费用,包括购置税,是算上了各种优惠和折扣之后的价格。
这种“算不清账”的情况,给4S店抹掉购置税优惠提供了便利,也给价格回收打好了基础。
一位广汽传祺的4S店销售在车fans分享说:“现在厂家的海报是写着‘至高全免购置税’,其实就是把车价少优惠了,拿去补贴剩余的购置税,一定概率忽悠得过之前没有关注的客户。”
不过在总体上,政策还是对车市起到了刺激作用。有很多4S店销售人员反馈,从6月开始进店客流明显增加。毕竟600亿的真金白银投到了市场中,虽然一部分被经销商拿走了,但也让很多奄奄一息的经销商喘了一口气。
崔东树认为,政策出台前,经销商考虑的是生存问题,政策出台后考虑的是温饱问题,这也是经销商的生存状态改变的体现,只要最终能使消费者买车比以往更便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