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三轮油价破百,中国如何应对这一次全球能源危机
“因为中海油的业务集中在上游的勘探开采,而中石油、中石化还存在大量的中下游业务,所以中海油的业绩表现和原油价格的市场关联度更高。”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在多家油气公司的报告中,除了油气产品价格上涨,高质量勘探开发和产量稳定增长也成为其业绩猛增的注解。
一季度报显示,中海油实现总净产量为1.51亿桶油当量,同比上升9.64%;其中中国净产量1.09亿桶油当量,同比上涨15.4%。中石油国内原油产量2606.6万吨,同比增长3.7%。中石化油气当量产量为1.21亿桶,同比增加3.7%。
中海油首席财务官谢尉志在媒体电话会上表示,根据战略目标,中海油每年会以5%—6%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至2025年日产量要突破200万桶,计划不变会保持这样的发展态势。
与国内原油产量稳增相对的是,进口量“一反常态”地下滑。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原油进口量51297.8万吨,与2020年同期相比减少5.4%,原油对外依存度由上年度的73.6%下降至72%。这是国内原油进口量和原油对外依存度2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这一趋势延续至今。今年前5月,原油进口总量为2.17亿吨,同比下滑1.7%。成品油进口998.2万吨,同比下降3.8%。量虽减了,价却大涨。同期,原油进口累计金额达到9671.8亿元,同比增长53.0%。成品油进口累计总金额515.8亿元,同比增长33.5%。
不同于石油产业量价齐扬、生意红火,作为下游的石化企业有的度日艰难,有的勉强经营。
天风证券宋雪涛团队三月发布的研报《高油价对经济增长和行业利润的影响有多大》中,系统分析了制造业各行业PPI与石油价格相关性以及利润等受到的影响。研报认为,油价对制造业的产出、产能利用率和利润等经营情况的拖累显而易见,而其严重程度大小取决于行业的原油消耗强度和价格传导能力。
据测算,制造业中消耗系数超5%的细分行业包括:精炼石油和核燃料加工品、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原料、农药、肥料、涂料油墨颜料、塑料制品、专用化学产品、玻璃和玻璃制品、石墨、陶瓷制品、橡胶制品、有色金属、砖瓦石材。
结果显示,油价上涨对原材料制造业的成本冲击最大。消费品制造业受油价影响较大的是化学纤维制品,装备制造业受油价影响较大的是电池。
国金证券陈屹团队研报显示,2021年全年化工行业维持高景气状态,在2020年低基数背景下总体业绩增长显著。2022年一季度,受到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和疫情反复的影响,行业盈利能力略有回落。同时,龙头企业原材料和能源成本普遍上涨,但化肥、农药等抗通胀板块表现优异。
分析人士称,尽管化肥农药属于原油延伸产业链,油价波动由此会产生联动影响,但在供需双好背景下,产品价格大幅上行使得利润空间持续向上。俄罗斯作为全球重要的化肥生产国决定停止化肥出口,国内又值春耕季节,需求端偏刚性。
卓创资讯分析师孙迎建等人发布的行业研报称,5月化工行业“有弱有强皆在震荡调整”。
具体来说,国内石油及炼制行业运行示弱。国际油价重心上移,石油炼制行业成本增加,同时销售价格涨幅不及成本涨幅,山东地炼的亏损继续扩大。生产方面,主营炼厂及山东地炼平均开工负荷有升有降。其中,主营炼厂平均开工负荷为 67.75%,较4月降低 1.96 个百分点。
以石油化工产品石蜡为例,隆众资讯监测数据显示,本年度石蜡价格受国际原油的影响较大,石蜡价格与国际原油走势基本相似,两者相关性系数高达0.8,呈正相关关系。
隆众资讯分析师刘珂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石蜡价格高位,终端商家对价格较为抵触,内需较差。7月石蜡价格存走弱可能,而8、9月是传统的石蜡旺季,在需求的支撑下,预计炼厂或保持低库存、供应偏紧的状态,所以石蜡价格下行的幅度或比较有限。
“不同产地的原油含蜡量有所差异。如果含蜡量高的话,价格会更贵。由于原油价格普遍上涨,许多炼厂进口更倾向于选择含蜡量低的原油,因此在开工率持平的情况下,目前的石蜡产量减少了。”刘珂解释。
除了石油炼制产业,有机化工、塑料、化纤、橡胶等行业均受到油价上涨、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开工率处于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