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三轮油价破百,中国如何应对这一次全球能源危机
此外,孟丽建议创新化肥全链条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化肥产供储销协同配合,打破化肥多头管理的局面,成立国家级化肥深化改革小组,统筹化肥生产、流通、应用全链条管理,建立保供与减排协同机制、国内外市场的统筹机制、化肥市场价格调控机制,提高化肥产业全链条应对风险的能力,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运输服务业雪上加霜
今年以来的油价飙升,让本来就遭遇航班大幅削减的航空公司雪上加霜。
来自航空公司的信息显示,2022年6月的航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已经由5月的7860元每吨提高到8441元每吨, 而在年初则只有4700元每吨,2020年时更是在2000元/吨以下。
航空煤油是航班飞行的主要用油,占据航空公司的第一大成本。航空煤油今年以来的几近翻倍,与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有关。
从去年以来,航空煤油价格就基本在上升通道,这也直接影响航空公司的业绩。
多家上市航司在其2021年的业绩预告中提到的亏损原因,就包括油价等刚性成本的攀升。对于2022年,多家航司也认为燃油价格大概率会维持高位,而目前的俄乌冲突又进一步推高了油价。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目前承受着十年以来的最高燃油采购成本。而应对燃油成本的上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开展燃油套保,一是征收燃油附加费。
不过,在开展燃油套保方面,国内航司一直比较谨慎,毕竟有过去燃油套保巨亏的前车之鉴。
早在2020年油价大跌时,华夏航空和吉祥航空就曾发布公告,称董事会通过了开展原油套期保值业务的议案。
不过据记者了解,由于对未来油价的走势无法有明确的判断,吉祥航空虽然被授权可以从事燃油套保,但至今并没有实际操作。而华夏航空则在2021年年报中披露适时购入了低于预计全年航空煤油使用量对应的原油远期产品,交割部分产生收益609.34万元。
早在2020年,由于油价大跌,国泰航空就曾因为燃油套保亏损超过30亿,但2021年上半年则已通过燃油对冲赚钱。
而对于征收燃油附加费,就在几天前的6月5日,国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刚刚连续第四个月上调,较年初价格已涨7倍,并且短途航线的收费标准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位。
目前燃油附加费的征收标准,是采取与航空煤油价格联动的机制,不过,燃油附加费的提高到底能覆盖多少燃油成本的上涨,则与航班的客座率密切相关。
而今年以来,各地疫情反复及不同的管控措施,一直在影响航空出行,航班量一直航司要通过提高燃油附加费甚至票价来应对燃油成本的上涨并不容易。
今年前两个月,民航全行业亏损222亿元,4月更是亏损达到历史新高。
不久前,国家1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若干政策》),通过5条民航业纾困措施,10条普惠性纾困措施来进一步为民航纾困,其中就包括降低航油成本。
据记者了解,目前民航局正在协调相关部委落实《若干政策》,并督促中航油尽最大努力争取贴水优惠,进一步调整完善航空煤油销售价格政策。
与航空业类似,运输服务业中的快递公司同样面临成本上升。
对于物流快递公司来说,油价与公路过路费一样,是公司较大的成本支出之一。
对于每天穿梭于全国各个城市之间的干线物流运输来说,燃油价格的上涨对他们的影响最大。
一家快递公司的干线货车司机告诉记者,比如从上海到北京的运输,跑一次的费用包括车辆的折旧、驾驶员的工资、柴油费和过路费等,这其中油费和过路费占比最大,大概占60%~70%,而这两者的费用大概是五五分。
这也就意味着,油费可以占据从事干线运输的物流企业运营总成本的三分之一,也是一直以来国内物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不仅是油价成本不断提高,近几年来,由于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物流企业的各项费用都在直线上升。
而对于数量更多、竞争更激烈的中小型民营快递企业来说,将油价等成本的提升转嫁给消费者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