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独立大涨近500点,A股市场“孤勇者”行情还能走多远?
来自私募圈的时代伯乐副总裁史松坡则认为,这波独立性行情其实可以拆分成两部分,一是中国A股的触底回升,二是以美股为代表的外围股市普遍下跌。
“首先,这种独立行情是大盘在阶段性见底之后的回升,是A股估值的修复”,史松坡表示,A股涨升行情背后的逻辑就是今年以来影响市场的利空因素得到边际改善或者证伪。
他指出,今年3月份A股、港股和中概股之所以出现恐慌性杀跌行情,是因为其时市场被四大利空笼罩:一是俄乌战争动摇持有中国资产的信心;二是美国通货膨胀高企,叠加俄乌战争加剧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导致加息成为必然选择,美元必然从新兴市场回流;三是市场担心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进一步限制和打击;四是疫情反复导致对中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
他进一步指出,现在回头看,上述四大利空或被证伪,或已得到边际改善:“虽然短期海外宏观因素仍较为不利,但A股走势核心要素仍在于内部。目前,国内稳增长政策正不断加码,尤其4月29日高层会议明确坚持5.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不动摇,货币政策方面也多次降准降息,刺激消费,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增强”。
至于以美股为代表的外围股市普遍下跌,史松坡认为,美国经济目前处在滞胀阶段,40年来最高的通胀率刺激美国持续加息,而利率水平的上升影响美国股票势必会杀估值,同时滞涨之后的经济下行也会导致企业盈利大幅下降。另外,在经历了一轮长期牛市之后,美股目前的估值较高,本身也有调整要求。
独立行情还能走多远
那么,目前A股这种独立涨升行情能够持续多久呢?
国海证券的投资顾问李文华认为,虽然A股自身所处的经济周期背景不同和估值位置更优,使得其在美股明显下跌时震荡走强,但并不能就此认为A股会就此进入牛市:“A股虽然与美股产生了脱敏现象,但未来一段时间,行情进入震荡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短期数据虽然好转,但压制因素仍存”。
史松坡基本认同这一判断,他向记者指出,目前3月份大跌以来市场的修复已基本完成,但持续上升的动力不足,同时影响A股的利空因素虽然部分改善,但还未完全消除,“在未来重新回到3500点时,行情进入震荡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而蔡宇滨的观点较为悲观,他认为,如果下半年海外市场持续调整,A股或仍存下行可能。
相对而言,李湛的观点最为乐观。他对记者表示,“这波A股独立性行情背后的核心支撑,一是中国下半年经济展望预期的相对优势,二是宏观政策环境的相对优势。随着上述两种优势的预期不断强化,A股的独立性行情也有望延续”。
当然,他认为,有两方面因素也还是需要关注:“一是美国经济是否出现很强的韧性,从而改变投资者对美国下半年经济的悲观预期;二是美国宏观政策是否对全面通胀压力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如果美国CPI快速下行,这也会缓和投资者对下半年美国政策紧缩程度的预期”。
对A股市场后市走势比较乐观的还有长江证券策略研究团队。他们在最新发布的2022年A股中期策略报告中指出,中美经济和货币周期持续错位,使得市场可能见证一轮少见的中美股市脱钩。
“下半年A股市场的关键在于确认经济周期的位置,以及货币流动性的状态,我们认为二者对A股均是有利的。”该研究团队表示,从历史来看,充裕的货币流动性几乎必然带来资产价格的上涨,实物资产、金融资产、房地产三者必有其一。
“目前来看,权益资产上涨逻辑最顺,我们预期中国经济和企业盈利几乎确定性地将于三季度深V反弹,全年利润增速3%,交易‘环比修复’而非‘同比仍弱’是基本面的主要逻辑”。该团队称,根据其测算,A股估值仍有10%以上的反弹空间。
投资者如何应对下半年
无论独立性涨升行情能否持续下去,随着6月底临近,投资者该以何种投资策略应对2022年的A股下半场呢?
“A股下半年或有望形成震荡上行、中枢抬升的行情”。李湛表示,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支撑来自于基本面改善,体现为经济快速复苏下带来的上市公司盈利修复,同时叠加去年下半年盈利低基数效应,下半年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速将由负转正,并可能取得高增速;此外,“稳增长”政策继续加码发力、促进经济复苏弹性,也是A股震荡上行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