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8月恒大债务暴雷,大厦坍塌,2万亿天价债务重组至今毫无头绪。
表面上,许家印“弃房保车”,垂暮的一腔激情投注于恒大汽车恒驰5的量产。
但随着“大干三月又三月",同样资不抵债的恒大汽车,“救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恒大汽车最高股价72.4港元,一路跌到3港元,到如今已经停牌3个月。
对于今天的恒大汽车来说,复牌成为一场“套娃式”困境。但若无法复牌,造车路更是看不到明天。
此前 ,许家印曾为企业定调,称“恒大在10年内要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主业。”
那么,临危受命的恒驰5,还能不能救恒大?这“赌局”还能撑得几时?
血雨腥风复牌难
至于恒大汽车停牌始末,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3月21日,由于恒大物业在审核年度的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发现公司有约为人民币134亿元存款,为第三方提供的质押保证金,已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官方表示,将对此事展开调查。随后,恒大系上市公司(中国恒大、恒大物业、恒大汽车 )于3月30日恢复交易。
4月1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 ,再次“闪电 ”官宣停牌。原因是“公司预期无法于2022年3月31日刊发2021年年报。”
2022年6月中旬,恒大汽车接获香港联交所发出的复牌指引,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a) 发布上市规则要求的但尚未发布的所有财务业绩,并解决任何审计修改;
(b)证明本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13.24条;(发行人经营的业务须有足够的业务运作并且拥有相当价值的资产支持运营。)
(c)向市场提供所有重要信息,以便本公司股东和其他投资者评估本公司的状况。
“港股复牌还是技术性问题,主要是财务业绩还没审计完成。恒大还是在等初步重组方案达成后,陆续才会走复牌程序”,一位券商人士向凤凰网汽车表示。
据恒大集团公告,公司预期将于2022年7月底前公布初步重组方案。
“(恒大汽车)应该也会等集团债务重组完成后,才会有精力去推进相应造车进程。”他总结道,恒大造车目前面临公司内部和外部品牌双重冲击,预计9月交车有可能会继续延迟。
因此,成功复牌是推动恒驰造车进展的重要一环。而现在阻碍复牌最大的问题,是恒大系的财务业绩和审计无法完成。同时,持续停牌,有可能触发可转换债券加速偿还,从而加剧企业的流动性压力。资金压力,会进一步影响造车进度。
而或真或假,许家印看上去似乎孤注一掷保证新车量产。
但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由于恒大债务违约“名声在外”,因此多个上下游供应商要求其必须以现金方式采购。
同时,渠道建设与营销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恒驰5想要真正实现量产,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而整个恒大系,最缺的是资金。
停牌、债务、破产、造车停滞……死循环。
如果车造不出来,会进一步加剧财务危机。根据港交所规定,连续停牌18个月,恒大汽车将会退市。有分析人士指出:“继续演变下去,摘牌或许是迟早的问题。”
而现在的恒大汽车,本就处在“流动性破产”的边缘。
目前最新披露2021年半年报显示,资产负债率约为96.7%,已接近“资不抵债”。同时,恒大汽车流动负债合计超1530亿,从债务结构来看,千亿债务里有近一半为欠上游的“应付款项”。与之相比,公司期末现金仅为95.77亿。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恒大目前的策略,是做“债务结构转换”。通过降低更高成本的有息负债比例,抬升低成本的经营性负债比例。
据摩根大通分析,恒大集团已经将部分应付利息债务转移到表外债务,而不是真正的去杠杆化,商业票据、理财产品和永续债券等都不被正式计入债务。
但这一模式存在“暴雷”风险,如果上游在某一时间同时联合挤兑,恒大汽车的处境将会很危险。
恒驰5难产,不耽误“巡演”
尽管量产已经延期到2022年9月,但丝毫不耽误恒驰5的工程车展开全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