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对话李奇霖:楼市调控关注三个角度,稳就业要增加岗位供给

gIf拜客生活常识网

财政支出的优先领域,一是要保民生,主要是用于疫情控制方面,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二是基建方面,经济虽然随着疫情的好转在逐步回暖,但是仍需要财政发力来提振实体的融资需求,财政配合货币政策,通过基建发力的方式来带动社会配套融资需求,推动国内宽信用实现。gIf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疫情影响最大的就是消费和服务业,结合最新的数据,您认为到底应该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切切实实地帮助到服务业和消费相关行业的恢复?近期不少专家讨论通过发钱的方式刺激消费,可行吗?gIf拜客生活常识网

李奇霖:目前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各地线下消费秩序的修复,居民消费有所回暖,但还需要政策的进一步发力。gIf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来是修复居民的线下消费场景,如通过规范的常态化核酸检测来降低居民的担忧并推动线下消费场景恢复正常运营。gIf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是通过保市场主体等方式来保住就业,从而稳住居民的收入端。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特别是结构性就业压力较大。在失业率特别是年轻人口失业率偏高的时候,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保就业的力度。通过降低失业率,稳定居民收入端,来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回升。gIf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是后续政策可以通过财政减税、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来促进居民消费。目前,北京、深圳等多地都推出了消费券等消费促进措施,后续各地可以因地制宜研究适合当地的消费支持政策,来激发居民的消费意愿。gIf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2022年大学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人的历史峰值,与此同时,4、5月18-24岁青年失业率达到18.2%、18.4%,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失业率攀升是因为什么?应该出台哪些措施来应对稳就业?gIf拜客生活常识网

李奇霖:失业率攀升一是由于在疫情冲击下,企业的经营承压,招工需求大幅下滑,岗位供给减少,居民的失业率随之上升;二是由于每年3月-7月是毕业季,大量应届生进入就业市场导致青年失业率季节性走高;三是由于前几年高校的扩招导致近几年毕业生规模激增,就业市场劳动力供给增加。整体来说是毕业生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叠加疫情冲击行业收缩等因素导致青年群体失业率高企。gIf拜客生活常识网

稳就业重心主要是在于增加岗位供给。第一就是要保市场主体,保企业,给企业提供低息无息贷款、发放补贴、减税等等,来帮助企业纾困恢复正常经营,提升招工需求。第二是疏通应届毕业生就业通道,国企、机关事业单位扩大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规模,对一些中小企业也可以发放一些补贴来鼓励聘用应届毕业生。此外,对一些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但应届毕业生规模较大的地区,可以开设一些定向就业的通道和岗位来缓解高校的就业压力。gIf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房地产一直是最难决策的一个点,一方面要坚持房住不炒,另一方面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稳增长又十分必要。年初以来,地产政策持续松动,包括降低首套房贷利率等。站在当前时点,您认为房地产行业到底该不该放松?接下来还有哪些房地产政策是非常关键的?gIf拜客生活常识网

李奇霖:“房住不炒”是底线,这和房地产政策调控张弛有度是不矛盾的,尤其是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时候。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线下看房购房场景缺失,叠加居民收入端承压、居民部门杠杆率过高、对期房交付的不信任、对房价上涨信心不足等因素,房地产销售持续低迷,销售回款不通畅让现金流本就紧张的房企雪上加霜,新开工和拿地意愿也减弱。在房企面临资金压力的时候,保障房企的正常融资需求,推动房企项目施工交付也是后续政策需要关注的重点。gIf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外后续的房地产政策的着力点还可能会有这么几个角度。一是进一步完善预售资金监管,推动各地区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出台,在防风险的同时,避免出现监管过严、一刀切等现象。gIf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是要进一步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房企的支持力度。此前政策也多次强调要保障房企的合理资金需求,但是从数据上可以看到房企资金中来源于国内贷款的金额同比增速还在继续下滑,后续可能会出台系列政策来鼓励银行等加大对房企的支持。gIf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来拓宽房企的外部融资渠道,在信用风险尚未出清的时候,房企发债的难度有所提高,后续政策可能会通过鼓励推出并购票据等新型融资工具等方式,拓宽房企的外部融资渠道。

相关阅读:

  • 2022年央行加息还是降息
  • 2020年会降息吗,2022年利率会降吗
  • 全球央行加息潮,范围之大二十年未见
  • 全球股市蒸发20万亿美元,美联储缩表开启,中国市场会受哪
  • 比通胀“失控”更可怕!时隔50年,世界又要重蹈覆辙?
  • 美联储真要加息75个基点?40年来最猛烈的加息周期或已在
  • 美国距衰退一步之遥?股市币圈均下跌,“市场已无安全之所
  • 速读|美联储加息,全世界为啥跟着紧张?这事儿比你想象的更
  • 美联储跑偏了?试图大幅加息抑制通胀,恐是“大炮打蚊子”
  • 最猛加息后,美经济衰退仍“在劫难逃”?专家:对华关税或成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