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停贷风波中“管不住”的监管资金:最宽松的银行才能和开发商合作

此外,2021年10月,太原当地政府向银行发函,请银行落实三点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解决贷款购房户征信问题。内容提及,“目前部分还贷逾期业主已被列入个人征信系统,造成了严重社会影响。考虑到贷款购房业主为无过错方、各贷款银行均负有贷款资金监管责任,需尽快解决还贷逾期业主个人征信问题,并对后续将贷款本息还至专户的业主不计入个人征信系统。”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图源/视觉中国 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然而,银行道歉归道歉,业主仍然被上了征信黑名单。2021年9月份,吴纬就在征信系统查到了自己的逾期记录。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面对不断增长的逾期金额和罚息,吴纬有些无奈,“先断再说吧,至于上征信,我也没办法。现在要贷款肯定是贷不了的,对我来说暂时还没有其他影响。”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银行角色失职?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轰轰烈烈的“强制停贷”潮中,业主将炮口对准了银行。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多地的“强制停贷告知书”把楼盘停工、烂尾的原因,指向银行违规放贷和监管不严导致预售资金被违规挪用上。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郑州康桥那云溪业主在向相关部门和银行发去的强制停贷告知书中称,银行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贷款资金付至开发商一般账户,使资金无法受到有效监管,导致开发商轻易挪用资金,进而导致工地长期停工、延期烂尾等严重后果。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武汉恒大时代新城业主的告知书也显示,作为贷款银行,违规在房屋主体结构未封顶前发放按揭贷款;将按揭贷款资金违规划入非监管账户;未积极履行资金监管义务,导致资金严重非正常流出。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2003年央行出台的“121号文件”明确表示,“只能对购买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个人住房贷款”“企业将贷款挪作他用的,经办银行应追回挪用资金”。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多位受访人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理论上,如果严格执行政策,房子不会出现烂尾。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本身就是为了确保工程项目不烂尾而设立的一道防火墙机制。如果严格执行监管政策,按理说不会出现烂尾,因为预售资金的监管部分,理论上可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从此次停贷事件看,不少业主指责预售资金流向不清晰,且银行监管不到位,在主体结构封顶前违规发放贷款。多位地产人士也认为,烂尾楼停贷的出现,相关银行负有直接责任。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何监管账户资金管不住?张大伟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银行在房地产开发流程和预售资金监管体系中具备多种身份,如开发贷提供者、购房贷款资金提供者、依资金监管协议提供监管资金拨付服务的实际拨款人等,与房企利益纠纷较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的独立性和公正性。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他看来,银行间也互相竞争,谁最宽松,开发商才会与之合作。银行往往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但在“运动员”之外,银行更要做“裁判员”,起到监管作用。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业主们支付了巨额房款,没想到却陷进“钱房两空”的巨大风险中,这让外界将原因归结于期房预售制度上。取消预售制,改为现房销售的呼声不断。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预售制度起源于香港的“卖楼花”。香港人将正在兴建或者尚未动工的楼宇,称为“楼花”。在楼宇建设周期内提前卖房,就是“卖楼花”。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熟悉香港市场的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香港很少出现烂尾楼,除了因为香港房地产商杠杆使用率非常低之外,香港对“卖楼花”有很多安全措施。例如监管资金不可随便挪用,只能用于建楼,银行会动态管理开发商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把楼建成等。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图源/视觉中国 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多位受访人称,事实上现房销售的诉求一直就有,关于此类制度的改革也在推进。但目前肯定不能直接取消预售制。795拜客生活常识网

张大伟直言,预售制度本身不是出现烂尾楼问题的根本原因,核心还是资金监管工作没有执行到位。“现房销售意味着所有房企在1-2年没有收入,企业就面临倒闭的风险。”黄立冲也称,如果现在推行强制现房销售,除了已爆雷的房企,现在90%还在生存的开发商都会立刻“躺平”,债务违约将会更多,不利于经济的向好发展。

相关阅读:

  • 打电话说贷款的靠谱吗
  • 放款下来了为啥银行没通知我
  • 网贷15万还能去银行贷款吗
  • 信用卡逾期协商代理是真的吗
  • 停息挂账容易申请吗
  • 房贷三个多月没还了?
  • 2021年暂停二手房贷款业务的银行有哪些
  • 二手房贷款暂停会是永久性的吗
  • 2021年各大银行按揭贷款时间
  • 逾期还清为什么5年不消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