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70多份简历、试用期被解约,年轻人“摩擦性失业”怎么破?
5月底,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的范围从省级下调至县级,旅游市场从6月开始逐渐恢复生机。陈四华筹备了一场近千人的省内游计划,结果6月26日安徽北部泗县突现疫情,五百多公里外的黄山再次受到波及。
生意难做,陈四华拿出家底也只够员工保险和基本工资。很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转行开滴滴、送外卖,两年换了五六份工作。不算专职导游,陈四华旅行社的业务人员从疫情前的五十多人,缩减到三十来人,到现在只剩10人。
对旅游行业而言,人员开支是最大的成本支出之一,要想在行业低谷期活下去,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人力成本。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就业研究室主任曲玥分析,小微企业近期“少招人”,一方面因为疫情期间经营困难,另一方面也因疫情反复导致市场主体对未来预期不稳,不敢放开手脚、积极恢复生产活力。
“服务业受疫情冲击很大,甚至超过制造业。”盛松成在7月6日的“202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中分析,今年3~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分别是49.5%、47.4%、49.6%,服务业活动指数是46.1%、40%和46.7%,服务业比制造业低了很多,尤其是4月份低了7.4个百分点,表明服务业受疫情冲击更为严重。
“失业率大幅上升原因之一是服务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据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9年和2020年中国16~24岁年龄段青年从事服务业的占比均超过70%,这也是导致青年失业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一半,也是城镇就业稳定的基本盘和吸纳新增就业的主力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光近期表示。在他看来,中央层面对服务业助企纾困给出了更加明确的信号。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出台《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43条精准帮扶措施。国务院5月份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部署对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困难行业给予更大力度支持。
刘晓光判断,随着近期疫情因素逐渐消退、宏观政策刺激力度加大,服务业拐点已经到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底部也将充分显现,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们总是向往远方的,我相信疫情过后旅游业一定会反弹。”不过,陈四华也表示,到时她会优先解决老员工就业问题,既是出于人情考虑,也因为成手业务熟练,综合效益更高,她还有一点“私心”,不想在行业低谷期招新人,打击了年轻人对旅游业发展的信心。
盘活“小厂”就业池
华南某高校2022届毕业生周毅在一位同班同学的帮助下,拿到了一家游戏公司的5000元毁约赔偿。而那位同学之前刚被小鹏汽车毁约,成了那批被毁约的二十多名应届生中的一员。
5月20日,小鹏汽车发文回应:由于部分部门岗位调整与绩效优化,涉及了少量应届毕业生和相关员工的调整。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不少已经签好三方协议的应届生晒出被毁约的通知截图,理由大多是“业务架构进行调整导致公司没有相关匹配的岗位”。据不完全统计,新能源车企理想、小鹏,以及有赞、转转、虎牙、马蜂窝、北森等多家互联网企业均被曝出毁约应届生的消息。
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有数据显示,相关车企对于相关专业人才需求也随之增长。猎聘推出《2022Q1中高端人才就业趋势大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电动汽车新发岗位的增长位居第二,为120.09%。
“互联网行业裁员消息多,我不敢去,才选择新能源车企,谁知道理想汽车会毁约。”这是众多被“造车新势力”毁约者共同的疑问。有媒体统计发现,“蔚小理”三大新势力车企员工数量在过去一年暴增。截至2021年末,理想汽车员工总数增至11901人,较上年同期增加7720人,同比增加近185%;蔚来汽车员工总数增至15204人,较上年同期增加7441人,同比增加96%;小鹏员工总人数为13978人,较上年同期增加8714,同比增长171%。
但2022年,新势力不仅面临疫情对供应链的冲击,还要面临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的围追堵截,岗位需求开始明显收缩。也有猎头表示,许多造车新势力裁撤的都是边缘或者替代性比较强的部门,对能够融通传统造车、IT以及通信技术的高端人才的招聘的需求仍十分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