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法定节假日格局?
专家:适当增加假日总量,增设长假期
实际上,这已不是文旅部第一次出台有关优化国民旅游休闲的文件。2013年3月,文旅部便下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该文件明确要求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改善国民旅游休闲环境、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民旅游休闲服务质量等任务。其中包括加强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监督检查、逐步实行低票价、打击欺客宰客、城市休闲公园限时免费开放、提高旅游休闲教育质量等保障措施。
上述文件实施以来,我国旅游休闲环境得到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旅游休闲内容也持续拓展延伸。
那么,本次新《纲要》出台,又释放了什么信号?前挪后凑的调休制度,是否会暂停?更多长假是否会应运而生?对此,刘思敏表示:“我个人认为,《纲要》出台后,假期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沿着这个方向改变。但具体怎样去改,改到什么程度,现在还不能判断。”
究竟该如何优化假日分布格局?刘思敏认为:“就是在适当增加假日总量的情况下,重点增设长假期。”他解释称,一方面社会需要更加贯彻落实带薪休假,另一方面就是增加额外的黄金周,或者延长黄金周假期天数。只有增加黄金周长假,才是改善假日分布结构的有效手段,也是当下释放旅游消费,扶持旅游产业的一项重要策略。
刘思敏还表示,建议增设3~5个法定节假日,并恢复过去的五一黄金周,呼吁在8月增设“避暑黄金周”。
他解释称,人们集中在十月或寒暑期出游,同时人们回家探亲、办婚礼、甚至领略四季风光都成了刚需,但如今却无法彻底得到满足。所以才有了国庆、春节人满为患的局面。
刘思敏建议,或可考虑在每个季度都设置黄金周。他补充说,其实增设两大黄金周,只需新增5个休假日,其中2天放在原有3天休假基础的五一期间,另3天放在8月、连休周末,这样就能让每个季度都有黄金周。
而戴斌认为,优化现有节假日制度,建议把更多选择权交给人民群众,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休闲个性化、多样性、品质化的要求。同时,戴斌也指出,旅游休闲制度的设计、优化也都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过于理想化,既要考虑到人民对休闲的权利的满足和实现,也要考虑到节假日制度调整所带来的成本。
而对于如何合理放假,早在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曾公开表示:法定节假日假期长短的设置,需要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综合考虑假期增加对用人单位人工成本、生产经营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吴阳 实习生 李想
编辑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