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饥饿、粮价波动,全球粮食安全危机会波及中国吗?
相对充足的粮食储备使国内不会受到供给端的冲击,但在全球性的粮食危机趋势下,国际粮价上涨又是否会对国内价格产生影响?
“虽然近期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国内粮食价格有所上涨,但幅度明显低于国际水平。”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如是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从国际市场进口1亿吨左右粮食,其中大部分为大豆。胡冰川告诉记者,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是“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从政策角度,就意味着稻谷和小麦是基本不进口。中国进口的大豆,主要用作榨油使用。
“这其实是一个平衡。中国的大豆单产每公顷2吨,而谷物是每公顷6.3吨,如果生产大豆的话,会损失更多的主粮。所以在有限的耕地条件下,进口什么其实是有战略选择的,为了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我们选择了弃油保粮,放弃油料作物,保障粮食作物。”胡冰川表示,虽然大豆价格在今年一度涨幅超过20%,但即使自产大豆,价格也不会有特别大浮动。目前,国际大豆价格已经跌回了年前水平。
“整体来看,国际粮价波动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十分有限。”胡冰川说。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