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高温预警前后,那些被忽视的细节

近10天(8月6日-15日)全国最高气温实况图。中央气象台制图 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作者 | 李 强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编辑 | 陈 卓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很难说清楚,在哪个临界值,高温热浪会把人击垮。它不像洪水那样汹涌而至,也不像空气污染那样,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展现其危害。有人说它是慢刀子,可它的伤害又是立竿见影的。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7月以来,我国至少有26人死于热射病。武汉20岁的大学生郭腾旭倒在下班的第6分钟。那是7月9日,郭腾旭打暑期工的第3天,一大早,武汉中心气象台就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湖北省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35℃以上”。他照常到厂里搬运组装货架,他的同事说,那天厂子闷热,只有电风扇,“但是没什么用”,常感觉脸在发烫,工作却没停。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天17时30分下班后,郭腾旭去公司附近的沙县小吃就餐,倒下了。120救护车将其送往医院,他被诊断为热射病,后抢救无效死亡。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浙江,余姚34岁的张公前倒在出租屋里;在陕西,西安56岁的建筑工人王建禄倒在回家路上;在四川,南充患有慢阻肺病的七旬老人倒在没开空调的家中。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们所在的市、县都曾发布过高温预警信号。预警,常被认为是应对气象灾害的“第一道防线”。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发现,在预警发布前后,有很多被忽视的细节——来自我们应对高温热浪的规章制度、预警系统、科普宣传,甚至是生活经验,都影响着悲剧的发生。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缺乏“针对性”的高温预警系统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刚刚过去的7月,全国共发布6.8万条预警信息。今年“高温红色预警”的发布量增幅最大,是去年同期的7.5倍。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高温下变身蒸笼,超过9亿人被笼罩其中。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气象部门是最先感知到高温信号的。按照相关规定,当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将超过35℃时,气象部门将启动高温预警,以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警惕高温。8月1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这是高温预警的最高级别,次日,中国气象局就启动了高温三级应急响应。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气象地图上,出现一个明显的红色“伤口”,持续两个月未退。新闻上说,因为高温,动物园里的黑熊更愿意躺在水里,猴子爱上了舔冰,南京一只老鹰中暑坠入江中,杭州的蚊子都少了。这是罕见的。8月12日,重庆发布了“高温中暑一级预警”,当地媒体称,这是这个城市首次发布这一信息。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实过去的数十年间,中国与高温的交手已愈发频繁——1998年、2003年、2013年、2017年都遭遇极端高温天气,政府也在想方设法发出预警,并予以应对。而不少气象专家都表示,高温热浪,会是未来数十年的新常态。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中国,普通人夏季最为熟悉的是由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以下简称“高温三色预警”),以及由气象部门与卫生部门联合发布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警”。这两套高温预警机制均已正式施行15年。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7月23日,上海,热浪下的南京东路户外巨型温度计中午12点显示为37度。视觉中国供图 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以“高温三色预警”为例,预警信息的发布内容一般包括,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某日某地预计最高气温将达到40℃时,触发“高温红色预警”,防御指南包括,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特别注意防火。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警则依据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预报高温气象条件对人体中暑的潜在影响。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在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教授黄存瑞看来,目前的预警系统缺乏针对性。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预警系统多只针对气象,结合健康风险的预警系统很少,且较为简单,尚存在优化的空间。”这个长期从事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的教授说,“还需要重点关注脆弱人群,做出精细化预警。”dT6拜客生活常识网

“(目前的高温预警系统)针对性确实不够。”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只是一个面向大众的预报。”

相关阅读:

  • 广东12月份冷不冷
  • 2021年白露后气温会下降吗
  • 2021秋分会不会降温
  • 2021年冬至以后升温吗
  • 2022冬至过了是不是气温就开始回升
  • 2022五一气温大概是多少度
  • 2022山东清明前后冷不冷
  • 2022山东清明节气温大概多少度
  • 2022清明节气温大概多少度
  • 馒头怎么发面(气温低如何发面做馒头)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