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富士康万元抢人?制造业面临“用工荒”,四线小城工人月入可达9000

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另一方面,我国是制造业大国,2021年制造业产值超过G7国家制造业的总和,无论是义乌小商品,还是消费电子产业链下游,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自然而然需要大量的工人。”李杰说。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供给不足、结构不均衡,再叠加居高不下的流动性,让招工用工难上加难,产业工人供给侧改革已经时不我待。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近两年来感触最深的还是人员流动性增强,尤其是今年,人员流动性很大。尤其是一些初级工种流动性非常大,流动率至少翻了一倍。”朱正炎表示。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制造业的淡旺季,也是导致产业工人流动性高的一大原因。就李杰观察,产业工人平均3个月跳槽一次,对我国产业工人而言,在一家企业平均最多干4个月,“制造业旺季时需要的产业工人体量,淡季时就容纳不了,产业工人就会被动地跳槽或离职”。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另外,一线产业工人普遍学历偏低,对职业普遍缺乏规划,尤其是新生代员工,很难接受劳动强高的工作,宿舍没有WiFi、南方员工吃不惯北方面食等因素,都是造成95后工人离职和跳槽的原因。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朱正炎透露,产业工人频繁跳槽的情况不少见。“可能是最近干得不舒服、或者感觉赚钱少、甚至是听说哪个朋友说哪里赚得多,都是跳槽的理由。”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企业之间挖墙角确实比较严重,以国内某家大型制造企业为例,其招聘旺季时需要大量产业工人,打出高薪抢人,工人一看,这家每天400元,我现在一天300元,那肯定要到400元的那家。”李杰向记者表示,对企业而言,面对订单的交付期,又不能不挖人,“高薪抢人的现象,三五年内很难改变。”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劳动力供给结构与企业需求也存在不小的差距。“我们更青睐学历高的员工,期待大专生来尝试,至少是高中和中专起步,这对产品效率和品质的提升都有帮助。”李明向记者表示,“然而由于招不到人,不得不放宽要求,周边电子企业平均用工年龄基本都接近40岁了,文化水平以初中为主。”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李杰观察,从年龄结构上,一线工人中00后基本看不到,90后占比超过30%,1975~1985年的工人占比60%左右,“一线产业工人的教育水平和技能目前满足不了企业需求,而对企业来说,想用人,且想用高素质高技能的人”。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职教发展被寄予厚望 适配性仍待提升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面对产业工人供给不足、技能水平待提升的现状,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主要源头,被寄予厚望。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李明向记者透露,公司此前将在校学生列入储备计划,与当地的中专、大专和本科三个层级的学校都建立了订单班,去年公司所在开发区又成立了三个技工学校,公司目前也在洽谈联合培养订单班的情况,“读中专孩子,绝大部分会流入到制造业,提升技能,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朱正炎看来,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这样的新兴行业,对工人技能的要求与传统行业不尽相同。通过企业跟学校深度绑定可以改善技术工人紧缺的现状,学生培养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商定,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培养,安排更多时间在企业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更符合企业需求。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依托深圳产业发展优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全部对接深圳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优势产业,与华为、比亚迪、平安科技、阿里巴巴等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建设14个特色产业学院,每个专业群面向对应产业链,联合1家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所特色产业学院。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沈职院”)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对接辽沈地区支柱产业,尤其是装备制造类企业。以学院中的中德学院为例,其与华晨宝马、德科斯米尔、欧福科技等德资企业合作进行“双元制”人才培养,学生在学校和在企业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分别是1.4和1.6年,教学任务双方各占50%左右,学院侧重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企业侧重岗位能力训练。swk拜客生活常识网

“近年来我院招生录取情况一直很好,今年通过录取数据分析,我们超越本科线的学生占比近40%,说明有一部分学生高考成绩达到了本科线以上,却没有选择本科而是选择了我们高职院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开设的专业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考生和家长潜意识里认为,只要考上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就不怕找不到工作。”沈职院招生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宝马、沈飞和沈阳地铁等企业在该学院每年都会有校招,企业反馈被录用的学生都非常优秀,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学生喜欢学、企业喜欢要。

相关阅读:

  • 美唱衰中国经济,越南经济爆发,成为下个世界工厂?中国为何
  • 中国工业经济稳中有进韧性足
  • 【中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
  • 国际环境突变,广西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难题,是挑战还是
  • 5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6%,总体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 以“智”为先!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 2022年山东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申报开启,重点支持这些方
  • 北京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保费扩至22个行业及所有中小微企
  • 人工智能最有“钱景”?智联数据:平均月薪13076元
  • 进击的东南亚“巨人”:是谁在缔造越南经济神话?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