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四川东南部的内江市,防空洞成为当地热门的避暑地。老人们支开马扎,啤酒箱上垫块木板,打麻将、玩扑克、下象棋,只穿一件白背心的男人就地躺在蛇皮袋上,还有人摆摊卖姜蒜和小吃。
离袁渠父母家一公里远,弟弟一家住在达州一个几千人的小区。小孩挤在室外的游泳池里,上面只有个遮阳棚。小区边的防空洞被打开了,有居民去纳凉,有的直接坐在地上,没位置的就站着,邻居们聚一起聊天、玩手机。
袁渠的母亲一直静止在床上。她年轻时是文工团里的女主角,和作为男主角的父亲唱《花儿与少年》,此后两人自由恋爱结了婚。离开文工团后,父亲到泸州的船上工作,母亲独自开饭店拉扯大他们。
几十年过去,此刻母亲的面庞褶皱丛生,头发花白稀疏,浑身使不上力气。不管天气怎么热,她体温都很低,连大气也不喘。看着生命在母亲的躯体里慢慢消逝,袁渠伤心得在电话那头哽咽。她在病床前自言自语,问母亲为什么不理自己,又说晚上要吃什么,更多是聊过去的美好。但母亲都没有回应。
恢复供电后,袁渠家为了省电,只开一个灯打麻将。讲述者供图
除了居民,很多行业也在被限电影响。在成都银泰中心,一个舞蹈社请了业内知名舞者开集训课,不料遭遇停电。100多平的练习室里站满了60多个学员,没有空调、电扇,充斥着汗味,学员全身湿透,脚下的地板也变滑。有慕名而来的学员感觉大脑缺氧,有些喘不过来气,“受不了,像是在高原上”,他只上了一节课,很快逃走。
在成都6号线的琉三路地铁站,很多求职者从附近的劳务市场过来纳凉,卷起裤管赤着脚,直接坐在地板上。有人躺在凉席上,头下枕着蛇皮袋。一位在此纳凉的男工人说,因为高温限电,最近不好找工作。
在重庆沙坪坝,接连经历疫情和限电,一对兄妹快半个月没收入了:哥哥打工的工厂停电放假,妹妹做代驾,外面人少,赚不到钱。两人在家里收集矿泉水瓶卖,一次只赚4块2。在重庆铜梁区,县郊工厂的很多流水线工人从8月中旬开始放假,他们担心工资会扣发,这是家里生活费和孩子新学期学杂费的唯一来源。
出乎预料的是,袁渠的弟弟反倒因为限电有了意外收获。他在家附近开了间米粉店,夏季生意很淡,这次又被限电了,商业用电停的时间更长,频率更高,开了关,关了开。有时正赶上中午饭点,几个店员只好去别处蹭空调,两三个小时后来电了再回来。但因为居民家也停电,大家不想做饭,店里的生意反而变好了,有时上午停电,只晚上营业几小时,就能超过之前一天的收入。
从24日开始,家里不再停电了。以前袁家00后的孩子出门后,空调常还开着,现在他们一起床就想着把空调关了。如今,全家人都挤在一个房间,只开一个空调,打麻将时为了省电,就开一盏灯。老人脸上有了些血色,能解大号了,慢慢地还能吞下水,他们给她熬了鱼汤。
(为保护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极昼工作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声明除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