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裁员的打工人开始摸鱼:到公司先睡觉,上厕所刷20分钟手机一天5次
摸鱼是一件需要和领导打游击才能完成的消闲活动,比如总结领导的开会规律,并抓紧时间进入厕所。不管怎样,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人们总得做些什么,夺回自己对生活的主宰。
撰文丨祁佳妮 编辑丨金赫 出品丨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课间休息
对于一些还保留着工作的人,这可真是个奇怪的时间。大公司的结构性裁员,静止不动的薪水,都在说明着职场中一些全新的变化,以至于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似乎只有努力工作才行!),这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这件事的另一面,却鲜少被人提起,那就是对打工人来说,工作的意义,似乎不再那么明确,付出和回报的关系,也不再那么显而易见。一些人开始把目光从工作移开,选择用摸鱼来对抗焦虑。
在许雨光做催收员的某知名借贷公司,休息是一件奢侈品,无处不在的管理从他入职第一天就开始了。
公司给每一个催收员发放了三台设备:一台电脑,一部固话,一个手机。经理明确告诉许雨光,每一通拨向客户的电话都会被全程录音,并由稽查组不定期抽查。不合格的电话录音将会在每天中午12点,发放到各组长的邮箱里,作为反面案例在办公室里公开播放。许雨光曾有过被公放录音的经历,他打了一个8分钟左右的催收电话,有着沟通不当等问题的对话部分都被稽查组截取出来公放,“吃饭的时候放这个,我手里的饭都不香了。”
即便是用自己的私人手机,许雨光也用出了草木皆兵的感觉,他从来不连接公司Wi-Fi,“你那么多东西都被公司监控着,你自己还敢连吗?当然不会用了。”
他开始用摸鱼进行消极抵抗。为了休息,许雨光摸索出了一套潮汐规律:领导每天开5次时钟会,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每隔两小时开一次会,他也能每隔两小时喘歇一口气。
看见各组领导集合去会议室开会,许雨光的入厕时间就到了,“其实我根本没有排便的欲望,但我还是要去,你明白吗?”他会盖上马桶盖,把马桶当椅子,坐在上面玩二十分钟手机(当然,私人手机是绝对不能连公司Wi-Fi的)。他甚至见过有的同事干脆连厕所门也不关,坦然坐在马桶盖上休息。
©视觉中国
在众多摸鱼技巧中,带薪入厕几乎是最无师自通的摸鱼方式。一种更为常见的摸鱼现象被称为“Cyberloafing”,即网络神游——人们一本正经坐在工位上,但心思和眼睛没一个属于工作。这时候,熟练掌握电脑快捷键显得尤为重要。职场菜鸟必备的Windows+D被称为“老板键”,能够一键切回桌面,顾名思义用来欺瞒老板和同事。Alt+Tab用于切换到上一个工作页面。
Windows+Tab则是进阶操作,在桌面1玩耍,桌面2工作,老板一走过来瞬间切换到桌面2,伪造出认真工作的假象。更高阶的Ctrl+Shift+T可以一键找回刚才被浏览器关闭的页面,这严格来说是善后处理键:因为即使老板走了,摸鱼还得继续。
一些五花八门的电子书阅读器也应时而生,一款被誉为“摸鱼神器”的阅读软件介绍语是,让人们“更加隐秘而大胆地看小说”。研发人员为这款阅读器贴心设计了桌面版和任务栏版。Mac系统中,小说可以被放置在屏幕顶部的任务栏里,一行字一行字地显示,比起桌面版更为隐蔽安全。
豆瓣小组里的“摸鱼大神”,一位在某省文物局工作的程序员,则更偏爱单行阅读器。他在帖子里用动图演示操作方式——鼠标右键打开网页,进入收藏夹,选中《倚天屠龙记》TXT后,两行英文代码之间开始出现一行字体极小的中文,“第一章 天涯思君不可忘”。
在扁平化管理的互联网大厂,运气好,遇到也喜欢摸鱼的领导,还可以和小组领导组团摸鱼。一家大厂的产品经理李舒进组后不久,就在mentor的带领下买起了基金。他们的办公室像食堂,闹哄哄的,所有人都在大声说话。每到下午2点半,基金收盘前半小时,全组六七个人就开始隔着工位讨论今天买什么,甚至直接喊话mentor,问他该怎么操作。那边的工位上立即传来回答,医药可以拿了。大家默契地从不交流盈亏结果,因为买的都差不多,“要亏一起亏。”
互联网公司员工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