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罕见癌症大多人发病一年就去世,作家卖房治病奇迹般撑10年!
另外在美国治疗确实很贵,非常贵,我是卖了深圳的一套房子来治病的。但我是一个做加减法做得比较清楚的人,在拥有这套房子跟生命面前,我肯定把房子卖掉,没有生命我要它有何用呢?
我同意另一位网友在豆瓣上的留言:“对于一个奋力求生的人来说,能找到多少资源,最终又能挣扎到哪一步,其实也可以算是命运的一种吧,任何人都不必为拥有玫瑰而感到羞愧。”
杨瑞春:你前后大概一共花了多少钱,有一个概念吗?
师永刚:2014年,我卖了一套房子,这套房子使我坚持到了现在。我觉得我真正拥有的资源,是这几十年做媒体的经验,让我对自己的问题像记者那样去系统地了解,系统的追问,系统的总结。我觉得这种方法论可能帮了我,这可能是我最大的特权。
杨瑞春:你在整个书里最让人惊叹的是你求生的意志和你的坚持,你是怎么和内心的恐惧焦虑相处呢?
师永刚:癌症病人可能都有一种共同的病:CT焦虑症。做CT复查的结果,是检验你是不是复发、治疗有效还是无效,是不是要进入下一个旅程的一个金标准。每次做CT前那一周,我就会陷入恐慌。我找到平衡自己焦虑的方法是祈祷。祈祷其实是跟自己说话,鼓励自己。每次在自己最焦虑的时候,我就一遍一遍地去祷告,其实就是精神胜利法,这是病人最后的武器。
其实我有段时间,在安德森的名气很大,医生都叫我“焦虑先生”。每次见医生前我还会有个特别详细的提问清单。甚至我问的很多问题,不一定每个医生都会去研究,他们会懵一下,有这个事情吗?会抄下来专门去查一下再跟我讨论。
杨瑞春:看来记者的习惯能帮你整理思路,让你和医生更有效率的交流。另外就是对你这本书的写作,应该也是一个很好的记录吧?你说是生病4年之后才开始准备写作这本书的,但是我看到你对生病全程都描述了很多细节。但要让我去想8年前,即使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可能细节我也想不清楚。
师永刚:这本书能够完整写出来,要感谢MD安德森的电子病历系统。里面有我见诊医生的所有纪录。人的记忆很奇怪,你以为你把所有的东西都忘记了,但如果有一个细节突然触动了你,其实是可以把你记忆的开关打开的,自动检索到那个时候。这个电子病历串起了我的记忆。
杨瑞春:那你通过这本书的写作,你和自己的这段经历,有达成了一种什么新的关系吗?
师永刚:现在我已经能够很坦然地看待这件事情。我的价值观、世界观这几年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目前来讲,我能够坦然地接受很多失去的东西,甚至主动放弃。你看就像现在,在游泳池边上给你打电话,看着游泳池里边小孩在那游泳,觉得很自在,很开心,我以前会觉得躺在泳池边的躺椅上是虚耗生命,浪费时间。我们应该把时间与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我以前曾写小说、写诗,有一段时间我已经放弃了,但现在我重新找回了对于诗歌的感觉。另外我也会继续写一部癌症方面的新书。我觉得自己应当多写一些“有用的书”,因为它能帮到别人。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内部 ©师永刚
杨瑞春:你在书里记录了一些本来可能回避掉的个人隐私,比如你在做医学实验的时候,偷偷尝试了别人推荐的中药,被检测出来,差点影响了后面的治疗。你也写到了对照顾你的妻子的忽视和自私,为什么你会把这些如实写出来。
师永刚:我写出这些所谓的错误,是想警诫看到这本书的病人,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而这些错误,也是我的治疗的一部分,我不能回避它,否则就丧失了这本书的指南以及参考价值。
写我和家人,是我还想告诫更多的病人,请不要以病要挟陪伴自己治疗的家人。病人家属是中国庞大的癌症群体中,一个常被忽略的群体。他们需要得到更真切的关注。
杨瑞春:我期待接到你一年半后临床治愈的好消息,到时候你准备怎么庆祝?
师永刚:未来无法预测。如果一年半后,我得到这个上帝的礼物,我会再用一本关于癌症病人的新书,来表达对他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