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消失在500强企业名单中的中国企业,2022年18家房企退出
在行业周期下行阶段,通过扩大规模来提升资产规模、降低负债压力,无疑是一种策略,但对地方政府而言,这种合并也是做大做强国企的路径。
我们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中,这种地方国企间的联合重组将会更加频繁,且将不仅仅局限于能源行业。
在熬过了2020年后,2021年煤炭行情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反转,这也大幅度改善了煤炭企业的业绩表,缓解了负债压力。
随着煤炭的增产和供需的进一步改善,此前陷入压力的企业开始逐步脱困。
2021年 9月7日冀中能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冀中能源集团的债务风险正在逐步化解,公司在财务公司的存款超限问题也正在逐步解决。
2022年退榜企业的关键词不出意料的是:房地产。
总计有三家房地产公司退出了该年的500强榜单:中国恒大、融创以及华润置地。此外,阳光龙净集团有限公司有超过6成的营收也来自于房地产板块。
中国恒大在2016年-2021年间连续6年在榜,最高排名152名;融创中国、华润置地则在2021年首次登上500强名单。
在2022年《财富》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相较2021年,有52家退出了该年榜单,其中房地产企业18家。
2016年年底“房住不炒”基调的提出,房地产市场逐步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监管,特别是2020年划出的三道红线。2021年,恒大万亿债务的披露让市场为之一震,此后融创、世茂等多家房地产公司在公开债券市场中出现违约情形。
融资段的压力叠加2022年商品房销售的大幅度下滑,房企们仿佛成为了一面一推就倒的墙,人们开始猜测下一家爆雷的会是谁?没有爆雷的又做对了什么?
房地产是周期之母,在黄金时期,这个行业中曾经孕育出一批巨头企业,他们拥有漫长和庞杂的产业上下游,钢铁、水泥、家电、玻璃等多个行业的周期都“共此冷暖”,如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仅剩下了5家房地产企业,中国下一个“巨头培育器”将会是哪一个行业?
在房地产企业普遍承压时,政策也开始逐渐微调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因城施策”下,一些房地产企业或许也将走出目前的困境。
在房地产外,有两家民企巨头也退出了此次的榜单,一家曾是“江苏第一民企”苏宁易购,一家则是“广东第一民企”雪松控股集团。前者在数次转型后,在2021年陷入流动性危机,后者则在突飞猛进的规模扩张后,因理财产品兑付问题,揭开了债务的一角。
对营收和规模的追求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支撑规模的是什么:是主营业务健康持续的增长?还是眼花缭乱的财技以及由此而来的高杠杆?
退出的企业并不意味着彻底的失败,在500强的历史中,有不少企业曾一度退出又重新上榜的企业,产业周期的更迭、战略或执行的短期失误都会带来这样的情况,这有赖于企业家的决心、毅力和智慧。
或许,只有这样能够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穿越周期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