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消失在500强企业名单中的中国企业,2022年18家房企退出
在金融去杠杆和国企降杠杆的双重压力下,部分地方国企承受的债务压力持续增加,合并重组是普遍选择的缓解债务压力的方式。一个迹象是:地方政府对于合并、重组地方国企的热情保持高涨。其结果是一批更大的国企诞生,它们将在此后几年更多的进入世界500强名单之中。
来宝集团是总部坐落于中国香港的贸易公司,也曾经是亚洲最大的贸易公司,2012年至2018年,其在500强的榜单上画出了抛物线,从97名上升至顶点的76名后,逐年下滑,2018年下降至339名,次年滑出名单。
来宝集团的衰落与其财务问题、债务危机均有关联,也与大宗商品的周期性下行的背景有关。
这个原因在500强榜单的变动中并不罕见,在一些显示出明确周期性的行业中,头部企业几乎难以逃脱低谷期的重重压力,一些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理性的商业判断,在低谷期到来时主动缩减成本、提高效率或在恰当时刻进行抄底式并购,并在周期逆转时赚的盆满钵满;也有的企业因为债务等压力,左支右绌,艰难在低谷煎熬,并最终走向衰退。“大的消亡”,并不能仅仅责怪周期。
2020年的退榜名单较为平静,其中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在2019年10月14日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了中国船舶集团。台塑石化在2019年榜单的排名为492名,小幅波动就会滑出榜单。
新兴际华集团在统计的2012年至2019年均入榜,2020年是首次退出世界500强榜单,其在2017、2018年排名位于300多名,在2019年下滑至475名,2020年退出榜单。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由解放军总后勤部原生产部(正军)及所辖军需企事业单位整编重组脱钩而来,2000年10月,以总后军需部工厂局部室为机关,以新兴铸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新集团成为了新兴际华的前身。
2018年至2020年,新兴际华的营业收入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其商贸物流板块营收的减弱。新兴际华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贾世瑞在接受《国资报告》专访时提及一个原因:亏损企业退出机制没有建立。随着亏损面和亏损额度不断加大,很多企业陷入困境。这些原因叠加在一起,积累到一定阶段,困难就集中爆发了。
2021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调整了新兴际华的领导班子,明确了冶金铸造、轻工服装、机械装备、应急、医药五大主业。其中冶金铸造板块受益于管网改造,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整个集团也开始出现业绩的修复。
能源,是2021年退榜的主题词。
2021年榜单中,总计有10家企业退出了500强名单,其中除华夏保险外,其余9家均为能源相关企业,以煤炭为主业的企业达到7家。
2020年的永煤违约让市场印象深刻,尽管其违约并不完全来源于煤炭板块的拖累,但在2020年多个地方的煤炭集团闪现了债务上的压力。
冀中能源是河北国资委所属的地方能源集团,2012年至2020年期间,冀中能源均上榜了《财富》世界500强名单。
在2020年年中,市场上不断出现有关冀中能源债务压力的信息,2017—2019年,冀中能源集团短期有息债务分别为 760.43亿元、801.36亿元、886.68亿元,在有息负债中占比分别为54.12%、55.44%、58.45%。
这种债务压力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是普遍存在的,动力煤价格在2015年探至低点,短暂回弹后又持续数年在低位盘旋,2020年价格又下探至2016年来的低点。
此外叠加去产能、环保等诸多压力,煤炭企业债务上已经持续承压。
在同一年,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大规模合并能源企业,以求“做大做强”。
7月13日,山东省政府召开省属企业改革工作推进会宣布,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实施联合重组。重组具体方案目前尚未公布。上述会议发布的新闻稿透露,兖矿集团将并入山东能源集团,组成新的山东能源集团。
新的山东能源集团营业收入将超过6000亿元,成为山东省营收最高的企业,同时还将成为仅次于国家能源集团的中国第二大煤企,煤炭产量约2.91亿吨。“第二大煤企”的头衔很快就遇到了挑战。
2020年12月,同煤集团、晋能集团、晋煤集团三家煤炭企业联合重组,联合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共同组建成立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后资产总额达到1.1万亿元,煤炭产能近4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