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消失在500强企业名单中的中国企业,2022年18家房企退出
2014年8月4日,经国务院国资委同意和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更名为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总公司。2017年10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总公司公司制改制方案,定名为“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
几经波折,中国铁物集团在2019年提前偿还了最后一笔私募债后,开始谋求二次上市。同时该集团财务也取得巨大进展,2020年12月,中国铁物集团以AAA评级,携10亿元公司债重返债券市场。一个月后,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借壳“一汽夏利”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廖家生在接受《中国证劵报》采访时称,中国铁物集团优质核心业务上市成功,是公司实现本质脱困的重要标志。债务风险的不良影响基本消除,扭亏脱困任务基本完成,公司市场形象大幅提升,外部经营和融资环境得到改善,公司将从风险事件深渊中浴火重生,开启良性循环的历史新篇章。
该年上榜的中国企业共计110家,中国新上榜和重新上榜企业共13家,包括万科、大连万达、恒大等知名房地产公司,京东、美的集团首次上榜。相较于2015年榜单,曾在2014、2015两年退出《财富》世界500强名单的国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新回到榜单中,并排名在第471位。
2016年有9家企业退出了当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与去年在榜企业相比,钢铁企业退出榜单数量明显增多,包括渤海钢铁集团、鞍钢集团公司、武汉钢铁公司。
2014年,中国政府提出新常态,过去考量中国经济增长指标GDP的重要性得以淡化。2015年,上海在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时率先取消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具体目标。告别“GDP论”标志着中国改革从“高速度”正式迈向“高质量”发展。
“由量转质”的改革也在2015年的钢铁行业拉开序幕。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正值内外交困之际,市场低迷,企业亏损严重,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万亿元,同比下降19.05%;亏损645.34亿元,亏损面50.5%。
分析钢铁行业亏损主因,除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供需失衡严重等因素影响外,钢铁产能分散也是至其亏损原因之一。据当年工信部数据显示,在中国100万吨以上的钢铁业联合企业有305家,平均一个省10家。
面对中国钢铁企业“散小乱弱”等问题,2016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针对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46号文件-《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产量将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团内,其中包括8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3-4家、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6-8家和一些专业化的钢铁集团。
在这一背景下,以“宝武合并为代表”的钢企重组时代拉开帷幕。
2016年9月22日,宝钢发布公告称,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武钢集团。合并完成后,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两家公司重组后的母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整体无偿划入该集团,并成为全资子公司。
在退出名单中,晋能集团为原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原山西省煤炭运销总公司的基础上重组改制,组建的以煤炭生产、运销为主业,辅之于煤炭加工转化、煤化工、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煤炭产业集团。
2012年,原山西煤碳运销集团以245.3亿美元的营收第一次跻身世界500强榜单447名,此后,该公司排名不断攀升,此后的2013年-2015年,该公司排名分别为390名、309名和382名。2015年后,该公司再未上榜。
2017年是中国互联网大公司走入全球视野的一年,在这一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阿里巴巴、腾讯首次上榜,加上去年首次上榜的京东集团,在全球6家互联网服务大公司中,中国和美国各占一半。
退出榜单的5家企业中,一家香港企业万洲国际有限公司,2016年上榜排名第495名,直到2021年该企业再次重回榜单。一家中国台湾企业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其他三家均为中国内地企业,在退出的行业类型上与上一年区别不大,主要为钢铁和矿产等相关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先后承担了宝钢、鞍钢、武钢、攀钢等国家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任务的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在2015年12月8日,报国务院批准,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