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消失在500强企业名单中的中国企业,2022年18家房企退出
2013年,中国零售业在消费刺激性政策补贴的期待中开局,传统的实体销售在多年的高增长背景下第一次直面电商冲击。这是一场线上卖场与线下卖场的较量,根据当年“双十一”披露的数字,这一年网上购物节成交额高达350.19亿元,较上年纪录提高83%。
尽管如此,挂牌成立于2003年4月的百联集团仍然凭借多年传统零售优势在2013年以营收252.02亿美元第一次跻身世界500强企业第466位。但是,随着网购的全面普及,这次晋级之后,百联集团再未出现在这一榜单中。
公开资料显示,百联集团由原上海市第一百货集团、华联集团、友谊集团、物资集团合并重组的大型国有商贸流通产业集团,主业集中在商业零售业,旗下拥有友谊股份、第一医药、华联超市、联华超市等6家上市公司。
2014年是中国电商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一年,并向纵深不断前行。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正式进行全球最大IPO。面对庞大的线上消费市场,电商行业整合力度加大,2014年3月10日,京东与腾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同一年5月,京东在美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估值246亿元。当年11月12日零点,天猫“双11”成交总额锁定在571.12亿元。伴随着微信的全面普及,全新的“微店”购物购物方式悄然而生,一种叫做微商的新职业走入大众眼中,网购正在改变并重塑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传统零售不得不在此背景下艰难转型。
根据百联集团年报,201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1.64亿元;净利润10.46亿元,同比增长1.02%。在当年财报董事会经营评述中,百联集团将2014年定义为公司的“转型提升年”,并在该年制定了三年改革转型方案。方案中,百联集团提出设立“商务电子化”和“传统业务转型”两条发展主线。2016年5月19日,“i百联”电商平台正式上线,有媒体评论此举意味着这艘商业航母向全渠道商业零售商“破冰”。
2015年共有3家公司因为种种原因跌出了《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其中包括在2014年排名第169位的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排名第442位的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排在第491名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其中,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物股份”,后改名“中铁物总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央企,它是由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前身铁道部物资管理局)于2009年9月启动整体改制上市工作,并于同年9月创立的股份公司。
铁物股份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铁路生产性服务综合提供商,也是国内最大的钢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之一,在业内有中国铁路“总后勤部”之称,业务范围覆盖了钢铁行业上游铁矿石、煤炭资源和下游钢铁产品的贸易、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监管、信息管理等,也是中国最大的钢材贸易商之一。
在2015年落榜以前,铁物股份如日中天,曾连续4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并早在2012年之前即抛出“A+H”上市计划。
2009年“四万亿”计划的全面实施,基础设施投资转向成为提振出口,钢铁、水泥、煤炭等重工业领域的代表步入繁荣期,作为中国大型钢材供应链服务商的铁物股份成为受益者之一,并在其后凭借供应链优势不断扩张,公司财富得到进一步夯实。
但是时间到了四年后,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成,钢铁、煤炭等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大量钢贸商资金链断裂,铁物股份同样因托盘贸易和垫资资金积累了大量风险。在《第一财经日报》的一篇名为《中国铁物深陷钢铁贸易巨亏76亿》的文章中,详细讲述了当年这家铁路服务商如何因钢贸商资金链断裂和重复质押而深陷巨额亏损。
2013年,深陷亏损后,铁物股份撤回了上市申请材料,并希望推动钢铁集成供应链业务转型发展,建立大渠道、发展大客户,并拓展铁路业务领域。但是,这次IPO失败也给2016年债务危机爆发埋下伏笔。募股未果的铁物股份将目光转向债市,为了给钢贸托盘,债券越发越多,期限越来越短,2016年初,铁物股份再次爆发债务危机。当月,中国诚通集团对中国铁物集团实施托管。
随后,2013年铁物股份撤回了IPO申请。在回顾当年这段危机时,曾任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廖家生在接受《中国证劵报》采访时表示:“当初钢贸风险事件,以及后来发生的债务危机,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能为了追求规模盲目进行多元化扩张。未来,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集团公司,一定要紧紧围绕主业来进行业务拓展,要注重上下游的协同,不能盲目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