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风波背后的“东软系”:A股港股均有上市公司,还有3家正IPO
最新《招股书》显示,2022年1月,东软医疗再度对孵化中心注资3500万元,持股比例从30%升至38.6%。同时2021年东软医疗还向孵化中心进行采购,采购产品为IT系统和软件,费用5442万元。
“东软系”三十而立,资本版图再扩张
东软集团创始人刘积仁是位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1955年出生于中国辽宁,1980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1986年赴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计算机系统国家实验室留学,他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位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
图片来源:东软集团官网
自然而然,刘积仁创业的方向也选择了计算机领域,于1991年创办了东软集团,1996年东软集团在A股上市,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但近年来市场表现并不如人意,其股价最高在2015年6月时达到36.31元/股,如今已快跌入个位数区间,截至9月6日报收10.7元/股,总市值132.87亿元。
据东软集团官网介绍,东软集团以软件技术为核心,业务领域覆盖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及软件产品与服务。
智能汽车领域中,东软集团官网显示,其产品在智能汽车领域内含有智能座舱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Sensteer驾驶行为数据分析服务、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
2020年东软教育在港上市。截至9月6日东软教育报收4.36港元/股,总市值达28.23亿港元(约为人民币25亿元)。
在“东软系”庞大的资本版图中,除了东软集团、东软教育,递交《招股书》的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外,“东软系”旗下大健康板块的信息医疗化平台——望海康信也处于上市进程中。
望海康信是国内最大医院ERP软件(HERP)供应商,积累的医疗机构客户数超过3000家。根据证监会的披露信息,望海康信2020年9月开始接受科创板上市辅导,目前已经完成第三期辅导。还未递交《招股书》。
然而刘积仁商业版图不止于此,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刘积仁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为30家,控制的企业83家,包含金融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
对于拆分多家子公司上市的行为,刘积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进一步打造上市公司集群,以此为基础运用好资本市场,构建企业发展的新生态。”可以说,“东软系”的资本运作核心逻辑,先通过分拆推动创新业务发展,再进一步加强对东软集团资产的控制。
从1991年创办东软集团,至今“东软系”发展已经31年。刘积仁喜欢用“猫有九条命”来形容一手创立的“东软系”,如今,进入而立之年的“东软系”开始了在资本市场的大布局。你认为东软医疗、东软熙康、望海康信能上市成功吗?欢迎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