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公立医院单颗种植牙医疗服务不超4500元,“种牙自由”还有多远?
口腔卫生维护不好、糖尿病、吸烟、家族遗传等都是容易诱发牙周病的因素。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调结果显示,过去十年间,国内居民口腔健康行为状况有一定改善,但每天2次刷牙率在任何年龄组中都没有超过50%,牙线使用率依然非常低。与此同时,牙周病还可以反向影响人的全身健康,比如说可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还可能导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
和天然牙一样,牙周病也是影响种植体脱落的主要原因,引发天然牙缺失的高危因素同样适用于“人工牙根”。林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如果选择可靠的种植体,种植体破裂的几率是很小的,但发生种植体周围发炎的概率是很大的。现在欧美国家明确把种植体周病也纳入牙周病范畴。“你自己的牙都留不住,种植牙也不一定能留得住”。
从种植牙技术出现至今,留存在患者口内几十年的植体也有。林江所做的手术中,种植体使用20年依然正常的案例也存在。维护好了,种植体正常行使功能10年以上应该不成问题。“但这过程中,还要看其周围有没有炎症,骨头吸收多少”。种植牙患者要定期复查,尽可能减少潜在风险。
但即便是再好的种植体,也比不上天然牙。林江说,天然牙即便发生一定的松动,咬东西依然没问题。这是因为天然牙和牙槽骨间有牙周膜,形成一个软垫,能起到缓冲作用。种植体和牙槽骨间没有这样的配备,一旦“种植体晃动就废了”,说明种植体和骨的结合遭到了破坏。再者,“种植体对炎症细菌的抵抗能力,比天然牙差很多”。与天然牙周围组织的封闭结构不同,种植体周围组织一旦被细菌入侵或者破坏,“反动武装力量”就会一攻到底,迅速到植体根部,这比较可怕。
在林江看来,种植牙只是模拟的较为理想的第三副牙齿,目前依然是比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没必要一定将其全民推广,它是非必须的,可以替代的”。而韩国、以色列、欧美一些国家之所以种植牙渗透率高,是因为有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把现有牙齿保存住才是首要的,而不是研究怎么种牙”,林江说,在国外,两岁多的小孩子会去牙科诊所接受一些口腔健康教育,学习涂氟,消除恐惧。有句话叫牙医是朋友。林江建议,普通民众至少每半年定期去看牙医,“牙医会帮你将口腔潜在问题发现并控制”。普通民众还要学会巴氏刷牙法,使用牙线、牙间隙刷,每半年洗一次牙。在国外不洗牙,治疗牙时大多数保险公司都不予以报销。如果把这些做到,“可能你最后发现,走不到种牙这一步”。
(文中李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