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出手,高价种植牙神话破灭!已有牙科诊所降价30%
来源:视觉中国
特约作者 | 陈方
编辑 | 杨布丁
出品 | 棱镜·腾讯小满工作室
8月18日下午,此前一直在“传说”中的种植牙治疗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终于落地。
国家医保局以公开征求意见的形式,正式向全社会公布即将开展的种植牙收费整治行动。总的原则是医疗服务价格和耗材价格分开,耗材能集采砍价的就统一砍价,医疗服务收费能降的就降。
在此之前,种一颗牙到底要花多少钱,几乎就是玄学:公立医院会拉出一串长长的手术费、药品费、检查费清单;民营牙科诊所则几乎都是一口价。但不管公立还是民营,种牙的总收费都很贵,一颗牙在数千到几万元不等,“一口种植牙、县城一套房”不是笑谈。
今年1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曾明确提出,今年要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开展集采。其中,种植牙集采交给国内种植体生产大省四川来组织开展。但从2月份启动企业申报以来,四川组织了两轮报名,至今却连草拟方案都没拿出来。
业界都明白:光对种植体这一耗材进行集采,根本治不住高昂的种牙费用。
敢于在微博上和网友“对骂”的牙科龙头上市公司通策医疗(600763.SH)董事长吕建民今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我们不是靠卖耗材来赚钱,是靠服务取胜。集采对通策医疗没产生实际性影响。”言下之意,医保局集采能管住耗材价格,却管不住治疗费用。
这一次,国家医保局已经明确:两部分都要管!
分类控制手术费、耗材费
“最近我们医院种牙有优惠,基本每个价位的牙都降了2000块钱左右。”8月16日,北京一家大型牙科连锁机构的医生主动向作者推介起了业务。
他也听说了国家医保局正在组织的种植牙集采和医疗服务成本调查,但他告诉作者:自己所在的诊所没有接到登记的要求。
事实上,从8月1日起,一场面向全国的种植牙收费摸底已在各地悄然开始。按照要求,9月15日前,各省要把汇总的数据上交到国家医保局。
国家医保局的要求是,不仅要如实填报种植体、牙冠等产品的采购成本、医疗服务收费信息,还要各省自行抽验核对各医院开出的实际收费单据,确保所填报的金额和实际收费相符。
作者获得的国家医保局调查统计表显示,调查工作要求列出每颗种植牙的详细收费,包括检查设计服务费用、种植体植入手术费用、牙冠安装费用、种植体系统耗材费用、牙冠制作费用五项。
这五大类费用基本就是常规种植牙的手术项目。同时,在8月18日医保局的征求意见稿中,还提到了一些特殊的手术项目,如种牙配套的植骨手术、软组织修复等,这些不常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也都将单列收费。
通策医疗董事长吕建民所说的“服务取胜”想维持高价格,其实是不存在的。
国内一般按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设定医疗服务价格标准。江苏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在江苏省医保局的医疗服务收费清单上,“牙种植体植入术”在苏南的三级医院明码标价是500元;苏北的三级医院则收410元。
按照国家医保局的最新提法,种植体植入术就包括了一期和二期两阶段手术,也就是种牙最主要的种植体植入和愈合基台放置两部分。种过牙的人应该知道,这两部分完成后,就只剩下安装牙冠一个简单的环节。
在植入手术的前期,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即X光拍片、确定手术方案等,这个过程费用不高,一般只要百元左右。种植过程中可能还会用到常规手术包、麻药、消毒液、止血凝胶等,加起来也就在百元上下。
算上牙冠安装费,种一颗牙所需的“人工”和药品、器械费,大约不会超过1000元。真正贵的,主要就是种植体。
高价种植牙的潜规则
民营牙科诊所会将种一颗牙的所有费用“打包”告诉消费者,这样其实模糊了“手艺钱”和耗材费的界限。
上述北京牙科诊所的医生表示:“我们算种牙的钱不会分得那么细,都是打包价。国产的一般不推荐,美国的之前7800元,现在5500元;最贵的瑞士种植体原来12000元,现在只要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