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价格迷思:暴跌80%,为何还有人喊“缺芯”?
除了上述分类方法之外,也有人按照芯片特征分为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射频、功率类器件等。
二、疫情以来,市场所说的缺芯,主要是缺哪些芯片?
在疫情开始时,人们猝不及防,纷纷下调了预期,这导致了上游备货不足,同时叠加疫情造成的工厂开工不足,直接导致产出受限。而与此同时,由于抗疫所需器材设备、以及居家办公、教育等需求的暴涨,供需出现了严重的不匹配;下游看到芯片产能供不应求,下游厂家着急囤货,下了比实际需求更多的订单,造成需求虚高。
另外,许多芯片公司都是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已经随着上一个周期的财报公布,作为上市公司,要避免数字的波动对股价造成的冲击,因此,即使在某些型号有货的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依然不会出售。
对于Foundry厂,在看到需求增加时,采取建厂扩产能是需要时间的。从Foundry公司运营的角度讲,新建的工厂也应该是基于未来主流制程,那么就会导致,新建产能短时间无法满足现在需求,中长期也不会扩产老制程,老制程产品依然会缺。
另一个因素,来自于虚拟货币挖矿对显卡的需求,从2020到2021年中,Nvidia和AMD的显卡是一片难求,就连备件和翻修卡都会被高价售卖。这种突然的需求出现对产能的挤压,也造成了其他芯片的缺货。
当时产能最紧张的是消费类电子芯片,从制程来看,是45nm以上,尤其是60nm-90nm之间的芯片。
另外就是汽车类芯片,但是缺少的主要是90nm及以上的,应用于制动、控制、传感等传统汽车就需要的芯片。汽车上所用的大部分芯片,属于工艺较老的芯片,所以主要的foundry企业,如台积电,Global Foundry,都不会增加这类芯片产能。虽然汽车智能系统(如智能座舱)所需的芯片也缺,但是缺的并不严重,这部分芯片和手机类芯片,在工艺制程上有重合。
汽车行业缺芯严重,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汽车行业大部分为精益制造、敏捷库存,都很少备货,从芯片元器件到生产线,已经将供货周期压到最高效率(时间最短),所以,当芯片供应链失衡的时候,汽车领域芯片由于缺少备货,会显得尤为突出。
还有一类短缺严重的是“挖矿”芯片。疫情以来,虚拟币暴涨,全球挖矿需求大幅增加,显卡类芯片(GPU)需求量暴增,造成了对其它芯片产能的挤压,同时GPU的价格,也在飙涨,ST的MCU,STM32F系列,TI的电源管理类芯片,比如TPS61021,还有英伟达的显卡。存储类芯片也在暴涨,包含DRAM,FLASH等。
三、最近媒体提到的价格暴跌的芯片,主要是哪些芯片?
本次主要的价格暴跌的,也和之前缺的芯片品种大致重合,主要为MCU,模拟IC,功率类器件,存储类,GPU等,范围比较广。
简单总结主要原因:疫情造成的供需失衡,回归正常;大家对未来的增长预期下降,囤货意愿下降,需求下降;虚拟货币暴跌,“挖矿”需求下降
四、芯片交易的链条是怎样的?有哪些参与主体?
一般来讲,正规的供货流程是,芯片从Foundry厂(晶圆代工厂)和封测厂出来后,会进入芯片公司的仓库,然后通过代理商(Distributors)来进行出货。当然,对于特定大客户,也有直接供货(Direct Account)的模式。之后,代理商按照三方约定的价格(芯片厂商,代理商和客户),进行销售出货,出货对象可以是技术方案上,ODM厂商,EMS代工厂,甚至是最终客户自己的工厂。然而,这个过程中,贸易商(包含一些负责进出口报关的公司)的存在,让芯片脱离了正常的轨道。对于一些紧俏的芯片,或者价格波动大、市场价格幅度广的芯片,就有了操作的空间。甚至,对于一些市场需求大、供应却很集中的芯片,比如Memory,相关人员就会通过贸易商这个环节,进行囤货与抛货的动作,进行营利。
对于类似于华为、小米、O/V这种大型客户,芯片厂商一般不会涨价,即使涨价,也会处于一定限度内,因此当市场出现缺货或者大幅度涨价时,在大客户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形成差额,有了套利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