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价格迷思:暴跌80%,为何还有人喊“缺芯”?
八、企业一般如何应对芯片价格波动?
一定要在供应链管理上下功夫,在缺货或价格波动较大时,供应链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是否可以趁机抢占市场、提高盈利能力。而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的是平时的努力,这既包含了正视甲、乙方的关系,遵守契约,也包含了对行业、市场的深刻理解与敏感。更长远地,要培育、扶持较为优秀的供应商生态,让风险降到最低。从这一点上,国内企业,任重而道远。
九、芯片企业的扩产决策,一般由什么触发?
如果是Foundry企业,他们的扩产决策主要是看行业大趋势,以3-5年为周期,不太会看芯片价格的短期波动。
对芯片设计公司来说,一般是按照自己的产品线主体产品来做正常供货预测,也和芯片价格波动无关。
总体来说,芯片企业的扩产决策,都不会受到短期芯片价格波动的影响。
十、是否存在所谓的“职业炒芯人”?
存在,一般人们会用“华强北”来代称,但实际上,在深圳、东莞、上海、北京、青岛等电子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方,都有大大小小的贸易商来炒作芯片。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些芯片集散地,更是专业化运营。他们用自己的行业资源与市场敏锐度,操纵着、调节着供需关系,从中牟利,也为市场提供着必需品。他们不是独自在战斗,而是一个结合了产业链各环节的群体,向上既包含了芯片原厂,向下也集中了终端客户与代工厂的关节参与人。这条路上,走出过现今叱咤风云的芯片上市公司,也让一些人铤而走险,从大型集团公司的高管位置上跌落。自由市场中,人总会为自己的决策买单,享受着成功的荣耀,也要吞下犯错的苦果,有些时候,仅仅是因为运气,就会让结果迥异。但更多时候,是理智、是自律、是对趋势的敏锐感知与判断、是格局、更是时代,成就与淘汰其中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