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一夜的搜救结束后,罗立军一无所获。9月11日,他们离开了猛虎岗。
在等待救援消息的日子里,陈为淑时常以泪洗面。她跟丈夫只能在泸定县城苦等,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救援队身上。早上,得知有人去救儿子,她就高兴地盼着,盼到下午、晚上,没有消息回来,她又变得失落。
9月12日,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决定,自当日18时起,终止省级地震一级应急响应,抗震救灾从应急救援阶段,转入过渡安置及恢复重建阶段。陈为淑从县城去了得妥镇的抗震救灾指挥部,询问儿子的下落,得到的还是“没有找到”的消息。
此后,民间救援队展开接力。9月14日,绵阳蓝天救援队收到了湾东水电站的搜救请求,并在当天连夜赶往猛虎岗,罗立军继续担任向导。又一天的搜救同样无果而终,罗立军一度觉得,“没得希望了”。
即便是后来,看到甘宇活下来的消息,罗立军仍旧觉得惊讶,他甚至说不清楚,甘宇是靠什么活下来的。他说,就算自己是当地人,在山里待17天,靠吃野果子、喝凉水也不一定能够活下来。他还记得,罗永被救时,只是被困了3天,精神就几近崩溃。
苦等的日子里,陈为淑瘦了10多斤,一天比一天感到绝望。有几次,陈为淑请求进山,但被拦下了。“有一个晚上,我梦见他叫我救他。”陈为淑说。但甘家人一直没放弃,他们四处请求民间救援队进山搜救。甘宇的堂哥甘立权也从成都赶来,拜托当地村民当向导,带搜救队进山。
搜寻近10日,无果,不少人都向甘家表示,“找到的希望不大”。但母亲陈为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获 救
9月18日,58岁的石棉县王岗坪乡跃进村村民倪太高,地震后第一次回到位于猛虎岗上的家中。通往猛虎岗的道路尚未抢通,他徒步一个多小时才进村。
时隔半个月再次回来,他心心念念地想看看,自家的30余只鸡、10多头猪、120多只羊,是否还在。这是地震后,他们家还可能留下来的东西,其余的一切都埋葬在坍塌的砖石瓦砾中。
他在地震中被砸伤了腰,在医院住了4天,没什么大碍后就出院了。医生叮嘱他,要休养,不要干重活。回到临时安置点后,有人开始投亲靠友,有人开始租房子,他跟弟兄两家花1.2万元在王岗坪乡合租下一栋民房,被褥是从安置点带回的,锅碗瓢盆自己买,他们打算重头来过。
回到猛虎岗上,家中已是满目疮痍,太阳能热水器、洗衣机、摩托车、锅碗瓢盆等都毁了。鸡死了12只,猪一头都没死,绵羊死了11只,草羊暂时只找到一大半。
那天下午1点钟左右,他看到救援队的两个人从山上下来。倪太高说,他搬来凳子,让他们在自家院子里歇了会儿。聊天中得知,两人是在寻找一个震后失踪的人。当时,距离甘宇被困山中已有两周,搜救依旧没有结果。
当天,倪太高并未参与搜寻,他甚至不知道这个人的名字。第二天,他也照常在家中忙活。猪圈、羊圈都塌了,牲口到处跑,随意去吃地里尚未摘回的玉米和豆子,他就找来塑料布搭起牲口棚。
9月20日,倪太高打算上山找羊。地震之前,他每天起早贪黑,喂猪放羊,每年能卖一万多元。“我养了十六七年,一开始只有二三十头羊,一年一年发展到现在是120多头。”倪太高说,找羊的时候,就顺便找人,“找到的话也算是做好事嘛。”
倪太高在猛虎岗上一边走一边喊。他不知道那个失踪的人的名字,也没见过他,“只能打招呼一样地”空喊。这天,他喊了一天,羊也没找到,人也没找到。
9月21日早上,倪太高又上山了,他心想着,再找一天试试,找不到就算了。“他如果活着的话,只能翻这匹(座)山。”倪太高告诉记者,地震当天,就有两个湾东村水电站的工人,从猛虎岗上逃下来的,到了跃进村。
21日这天山里下起了毛毛雨,倪太高早上6点多就出发了,他照旧一路找一路喊。从村里出发时,他带着两瓶纯牛奶、三四袋月饼,那是中秋节时女婿送他的,他带着上了山,想着如果找到那个失踪的人,可以给他充饥。
大约7点半,他隐约听到山里有模糊的声音在回应他,但声音很弱、很远也很不清晰。倪太高甚至不确定那是否是人的声音,就继续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