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进入休眠状态的时间大概会一直持续到今年的10月份左右。




这之后,火星上的寒冬期就会彻底过去,温暖的阳光会再次普照整片火星大地,而祝融号也能再次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继续为人类搜集更多珍贵的资料,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继续贡献力量。

我们都知道,不仅仅是中国,其他很多国家也都在不断的探索神秘的火星状况。
作为航空航天大国的美国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曾同期向火星发射了一个名叫毅力号的火星车,那么美国航空航天局研发的这台毅力号火星车是否也会在火星恶劣的环境下进入休眠期呢?

毅力号的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毅力号在火星上可以持续的运动,而无需进入休眠期整顿的,在恶劣的寒冬期,毅力号依然可以顶着沙尘暴以及极低的温度继续工作,而且工作的状态和效率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那么同样是火星车,为何美国研发的毅力号就能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呢?

究其原因,还要从两个火星车的动力系统来看。
与祝融号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相比,毅力号的动力来源是核电池,即便是没有太阳光的能量提供,毅力号也能自主发电继续正常工作,源源不断的传输回来珍贵的火星资料和数据。
而且根据目前毅力号能源的损耗状况,大概还能至少运行14年所有才会出现能源枯竭的现象。

很多人,看到祝融号以及毅力号完全不同的境遇后可能会怀疑,难道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真的不如美国吗?
为什么祝融号不愿意像毅力号一样安装核电池,非要如此依赖太阳光的能量,以至于把自己沦落到被迫休眠的地步?那么,事实真的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吗?

祝融号不用核电池的原因
作为中国首部研发且已经成功登上火星的探测器,祝融号在设计初期的理想化工作寿命就只有90天左右,如今,祝融号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并且已经在火星上待了300多天了。